中職學校的學生多是初中學習不理想的學生,他們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還要練好技能。因此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能僅靠增加課時,還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率,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通過對中職學生的數學教學研究,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如何實現數學高效課堂,希望對我們的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一 學習興趣是數學高效課堂的基礎
中職學生大多數是沒有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數學基礎不好,覺得數學學習枯燥無味,上課不感興趣,因此,中職數學教師首先要從提高數學興趣入手來抓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若是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他就會主動學,效率將會獲得很大的提高。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于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設計是否新穎、是否貼近生活、是否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如果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是空談,最終得不到任何效果。數學也有許多有趣的問題可讓學生們去學習和探究,教師要做的是如何將抽象、難懂的問題轉化為有趣的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第一,教師要從教學語言上下工夫,語言不能平淡,語言既要準確、生動,又要談吐風趣、幽默,行為舉止、面部表情要豐富,避免整節課平鋪直敘。
第二,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例如,講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時設計問題如下:假如你假期去打工,到一家單位應聘,老板說第一天給你2000元,以后每天應給老板返還1元、2元、4元、8元……至少干夠20天,你會同意嗎?為什么?請你們幫我算算。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大增。
第三,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多鉆研、多解題、多與學生溝通,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自然就會仰慕老師,對數學也就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 精心備課是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中職數學教師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能僅靠增加課時,還要靠提高課堂的高效,減少課堂時間浪費。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必須在課前,認真鉆研課本、教學要求、教材內容,精心備課,而且還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數學知識狀況,全面掌握課本知識,能讓學生學有所獲。如果不了解學生的數學水平,盲目教學,教學任務目標不明確,教學的方法不適合,那么我們的教學不會成功,更談不上高效。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學習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如果沒有備課就走上講臺,就如一個沒帶武器上戰場的士兵一樣。如果教師對于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不能做到心中有數的話,那么他如何能上出一節高效的課呢?作為教師,不但要精心備課,還要花時間深入鉆研教材,緊緊圍繞課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兩個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數學高效課堂,為數學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即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讓其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 課堂管理是數學高效課堂的保證
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沒有良好的課堂習慣是不爭的事實。課堂管理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保障。自古以來就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現在也不過時。在教育界,有些人提出“三分教七分管”的理念,這并不是沒有根據的。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教學成績好的班級,并不一定是上課好的老師,而是紀律好的班級。在中職學校,這種狀況尤其明顯,經過成績對比,我發現一個上課嚴厲的老師和上課比較隨意的老師成績相差非常明顯。因此,在上課時,老師一定要做好課堂管理。首先,要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避免學生的課堂隨意性;其次,要抓課堂落實,對課堂內容要做到堂堂清,絕不留尾巴。
四 課堂練習是數學高效課堂的手段
我認為數學教學的實質主要是推理和演算,其中推理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演算是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練習是訓練學生這些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我發現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會出現這樣的假象,上完課后感覺課上得挺順利,課堂氣氛好,學生也能配合老師的教學,效果應該不錯。通過課后作業檢查,發現結果出乎意料,很多學生根本沒有掌握課堂知識。究其原因在于課堂上學生沒有通過充分、有效的練習來鞏固新知識,教師不能通過課堂練習反饋來查漏補缺,及時調整教學過程,課堂教學未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呢?在教學環節中應認清學生存在的差異,在練習的設計上更應該承認學生基礎的差別,因材施教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得到應有的發展,為數學高效課堂提供最好的保證。
五 良好習慣是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中職學生絕大多數是初中的差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又是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保證。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訂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系統小結等方面。制訂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扎穩打。課前預習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預習不僅能培養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預習不能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專心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閱讀教材,多方查閱有關資料,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獨立作業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靈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理解和對新技能的掌握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生意志力的考驗,通過運用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系統小結是學生通過積極思考,達到全面系統深刻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重要環節。小結要在系統復習的基礎上以教材為依據,參照筆記與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經常進行多層次小結,能對所學知識由“活”到“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系統積累的過程,應與老師、同學隨時交流,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規律。
六 信息技術是數學高效課堂的輔助
隨著社會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非常重要,它改變了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老模式,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吸引力、容量大、時效性強。如,數學教學每堂課都有隨堂練習,可以先讓學生在練習本上作答,然后用投影儀將部分學生的成果加以展示,這樣不僅可以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還可及時評價學生,同時能夠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避免課堂上浪費時間,實現了課堂的高效。合理的教學課件能夠增大課堂的容量、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有足夠的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對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文字量較多的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等都可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提高課堂效率,當然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不能與教學的優化等同起來,該寫的板書絕不能由多媒體來代替。然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還是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設計,絕不能把數學課堂變成放電影。
總之,數學高效課堂的實現,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充實豐富、不斷改進提高,更快更好地實現課堂的高效。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