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狀況直接影響民辦高校的整體辦學質量。本文通過文獻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如何提升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營造良好的教研室工作氛圍、加快教研室建設和改革步伐、多渠道提升教研室教師的工作能力、強化教研室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等是提升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民辦高校 體育教研室 提升
【中圖分類號】G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033-02
一 引言
在民辦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體育教研室的工作職能,不斷提升其工作水平顯得非常重要。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多由球類教研室、田徑教研室、體操教研室、武術教研室等多個子教研室組成。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隸屬于校公共體育部,擔負著執行學校體育教學計劃,搞好體育科研、業余訓練、課外體育活動,指導學生體育社團的工作等職責,是民辦高校體育工作中最重要和活躍的基層體育管理部門。本文結合自身的教研室管理經驗及民辦高校體育工作開展的特點,對民辦高校如何開展好體育教研室的工作進行了研究,旨在推動民辦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不斷提升民辦高校的辦學水平。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以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建設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本文結合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特點,主要采用了文獻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開展研究。收集相關文獻40余篇,并訪談了黃河科技學院、鄭州華信職業技術學院、鄭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負責人和部分教師。
三 結果與分析
1.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的工作現狀
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是學校組織結構體系中負責體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部門,民辦高校目前在體育教研室建設方面既有其發展優勢也存在明顯不足。通過訪談發現,民辦高校在體育教研室建設方面的發展優勢有:更加尊重高等學校辦學規律,將體育教研室工作視為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和體育文化建設的生命線,體育教研室活動的開展較為靈活。民辦高校更加重視體育教師隊伍的培養,特別是高素質、高水平教師的培養,為體育教研室工作的開展奠定人才基礎。民辦高校也非常注重獎勵機制的建設,鼓勵教師通過學術講座、進修等形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對教師的科研成果給予及時獎勵,以提高體育教研室工作的效率。
但目前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建設中也存在一些明顯不足,如體育教研室建設投入不足,主要表現在教研室空間狹窄、擁擠,設備相對簡陋;體育教研室工作的監管、考核和考評機制不完善;體育教研室功能定位不清晰,具體工作往往偏離教研重心,經常出現重教輕研的現象;行政部門重視體育教研室和教師的領導角色而較輕視服務意識,沒有為教研室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氛圍;體育教研室工作往往存在責、權、利失衡現象,制約了教研工作水平的提升。體育教研室直接聯系教師的特性注定了其是最具活力和最不能被忽視的基層管理部門,提升體育教研室的工作水平關系著民辦高校辦學競爭力的增強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需引起民辦高校的高度重視。
2.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途徑
第一,營造良好的教研室工作氛圍。教研室工作是高等學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教研室工作的狀況和水平,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學校和學院教學工作的整體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好壞。民辦高校體育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也離不開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提升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過程中,增強體育教研室活力,營造良好的教研室工作氛圍非常重要。體育教研室良好工作氛圍的營造需要學校及公共體育部領導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人、財、物方面;需要經常開展聽課、說課、集體備課、學術講座與交流等活動,并輔之以相應的激勵機制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同時充分挖掘每位教師的專業特長和教研潛力;通過自學、培訓、進修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并形成教師之間比、學、趕、幫的良好態勢。
第二,加快教研室建設和改革步伐。教研室直接面對學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實施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改革及師資培養等工作。高等學校教研室工作的任務重、責任大、范圍廣,只有加快建設和改革的步伐才能理順教研室教學工作和行政事務工作的關系、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才能有力地推動教研室各項工作的開展。作為民辦高校,加快體育教育室建設和改造的重點是加大對體育教研室教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快體育教研室建設步伐,大膽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開展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并通過加大經費投入等渠道解決教研儀器、設備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明確體育教研室工作職責和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完善教研室各項制度和評估體系,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等。
第三,多渠道提升教研室教師的工作能力。不斷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的學術水平,建立合理的學術梯隊,培養和引進高水平、高學歷的教師,尤其要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教研室工作開展的好壞不僅取決于是否有優秀的領導者和帶頭人,還取決于教研室教師整體的教學能力和學術素養。因此,開展體育教研室工作的重點在于不斷提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學術水平,因為青年教師雖然工作熱情高但教研經驗較欠缺,需要高職稱、高學歷且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幫帶和引領。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的提升歸根到底是每位教研室成員教研水平的不斷提升。民辦高校需要通過讓體育教研室教師參加培訓、進修、學術交流等渠道提高工作能力,而每位教研室成員都要珍惜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為提升自己水平而創建的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
力、學術能力和個人修養。
第四,強化教研室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同一個教研室教師的研究方向雖然接近,但由于所學的專業、教學研究的經歷不同,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專長,但同時也可能有某些方面的不足之處。不同年齡階段的教師也有著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如果體育教研室教師之間能攜起手來,各自發揮自身的專業和學術優勢,形成合力搞教研,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開展體育教學改革、體育課程建設、體育科研攻關、體育訓練與競賽等活動時,更需要體育教研室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密切協作。民辦高校強化教研室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對于提升整個教研室工作水平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優勢互補和互通有無才能有效彌補“孤軍奮戰”的不足。
四 結論
第一,民辦高校體育教研室工作既有其發展的優勢,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優勢主要有:教研室活動開展靈活;注重對青年體育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通過學術講座、進修等形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教研室辦公條件較差;教研室工作的監督、考核和考評機制不完善等。
第二,民辦高校提升體育教研室工作水平的途徑主要包括:營造良好的教研室工作氛圍;加快教研室建設和改革步伐;多渠道提升教研室教師的工作能力;強化教研室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等。
參考文獻
[1]宋振東.教研室的建設和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3(6)
[2]王紅.加強高校教研室建設 提高教研水平[J].中國成人教育,2008(15)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