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思維能力,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是高校英語教學在新時期面臨的新挑戰。教師應積極探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 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054-02
我國的傳統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要特征,不夠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常常忽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訓練。長期以來“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重知識灌輸、輕能力訓練的教學,嚴重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阻礙了學生智力的開發。因此,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能力成為目前高校英語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創新思維的內涵
創新思維是思維活動中層次最高的,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創新思維是指運用新穎的、獨創的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產生新思想、新假設、新原理的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也是智力水平高度發展的表現。創新思維主要包括:想象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直覺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批判思維等思維活動。創新思維既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層次,也是創新教育的核心,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求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高校英語教學中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 高校英語教學的新要求
目前,教育改革重視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大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傳授基本知識和訓練學生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為發展自己的思維而學,教師為發展學生的思維而教。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長期占統治地位,教師習慣于“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也適應了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被忽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廣泛關注的課題。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設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積極、恰當的評價,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三 學習者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面對新時期的挑戰,如何培養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觀,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師必須走出教學誤區,更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營造良好的思維環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師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學生從接受新知識到初步學會和掌握,這不僅有利于學生靈活地掌握所學知識,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大有裨益。這種自由發展的空間,有助于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增強自信,這也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促使其創造潛能充分發揮的前提。
2.采取啟發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或學生易出錯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這樣,既能糾正學生的思維錯誤,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拓展思維空間,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大學英語教學中,必須努力改變以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實施協作學習,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素質。
3.鼓勵探索求異,教會學生思維
創新離不開懷疑和批判精神。善于懷疑、敢于質疑、勇于挑戰是探索新知識的起點,是發明創造的前提。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重視批判精神的培養。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清問題,還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敢于對教師傳授的知識提出挑戰。教師應提倡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進行反駁和答辯。要讓學生創造性地思考,不僅善于解決問題,還會自己發現新問題;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要使學生盡可能充分地參與到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著眼于學習過程的本身而不是學習的成果,由此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4.優化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情境
英語課堂教學不應是簡單地把詞匯、表達、語法知識等教給學生,讓他們停留在接受和模仿階段,而是應通過優化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探索,獲取新知識。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對話和短劇表演,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表演技巧和創新能力。
5.給予反饋,積極評價
英語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學會外語。反饋是對學生表現的評價。經研究發現,有建設性、鼓勵性的反饋,加之教授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評估而非僅僅是考試結果的檢測,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待英語學習的正確態度。
6.開展課外活動,拓展教學內容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激增和迅速老化,這就要求未來的人才必須具備搜集并綜合分析各種信息資料的創新思維能力。僅學習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通過拓展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鼓勵學生開拓創新思路,給予創新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這種能力。
四 結束語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觀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積極探索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多層次、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思維時間,還要拓展其思維空間,鼓勵其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周春妮.中學英語教學與創新思維培養[J].教育導刊,2011(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