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面臨諸多困難,筆者通過分析教學現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想法,對高等數學教學進行改革,希望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059-01
高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而高等數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知識、技能,從而分析和解決生活與工作實踐中的有關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數學基礎、抽象思維和計算能力,但這幾方面恰恰是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最薄弱的地方,也使得學生不知所措,不清楚高等數學對他們人生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實踐創新中進行教學改革。
一 民辦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
1.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隨著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民辦高職院校逐漸增多,再加上我省實行的部分高職院校注冊入學的政策,導致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不斷下降。有的學生甚至連中學數學都不會,進入職校以后,原有基礎對學習高等數學產生了障礙,進入課堂學習是為了應付教師,毫無興趣地上課。這樣的學習態度根本不可能有利于專業課的學習,影響了后繼課程的學習。
2.教材的不適應性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工具,民辦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材應強調職業性和適應性。顯然這不是對本科教材的簡單刪減,學生對于內容繁雜的推導過程、有技巧性的解題過程是不易接受的。教材的選取要盡量避免這些內容的出現,突出本校的專業課程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內容。
3.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長期以來,高等數學的課堂都是以講授為主,滔滔不絕地從頭到尾講解,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和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忘記了高強度下的教學超出了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另外,對于個別成績突出的學生,也不滿意面向全班學生的教學進度,成績兩極分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4.課時的不足和考核方式的固定
教師會因為習題講解、互動練習、章節總結、鞏固訓練等教學環節影響授課時間,最終導致教學計劃內容完不成而耽誤后面內容的教學,造成惡性循環。學生的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疲于應付后期的考試,記公式、背題目,不求甚解只求高分,對考試無關的知識毫無興趣。因此,一張試卷根本不能起到考查的作用,甚至平時成績不錯的學生還考不過成績較差的學生。
二 民辦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措施
第一,既然高等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使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那么教師就應讓學生明白學習高等數學的重要性,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會獨立查資料,積極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動手能力。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高等數學的心理障礙。
第二,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教學內容要有利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有利于學生認知的發展,切忌照本宣科,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應忽略推導,著重應用。每章結束時還可以讓學生總結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教師以此反復推敲適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應用型高等數學內容。
第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豐富多樣,輔助使用計算機等多媒體,改變死氣沉沉的單一教學模式的課堂氛圍。另外,教師也應多了解學生基礎,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對解法進行總結,從而淡化解題技巧,用簡單易記的口頭禪幫助學生舉一反三解決類似問題。經過多次鞏固練習后,教師可以根據他們對高等數學的掌握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成績好且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按正常授課進度教學,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放慢速度教學。總之,因材施教,爭取使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第四,對于課堂教學學時不夠的情況,教師可用高等數學選修課的方式解決。還可以組建學生社團,發動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其創新意識,為他們規劃人生提供實踐機會。除此之外,一張試卷考核不同層次的學生并不合理,基礎好的學生不屑于一般難度的試題,試卷太難又會造成大量不及格現象出現。因此,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才能有效解決這一尷尬問題。讓學生參與出題,讓他們把每章內容進行總結,教師再匯總起來。根據學生掌握情況講解題型,當然其中就有考試題型,這就可以作為考核內容的一部分,進而弱化一張試卷的作用,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也可以在試卷上設置附加題,提升難度,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
民辦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還在不斷探索,為了適應學生的特點,滿足專業學科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除保留傳統教學方法外,一定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讓他們體會到高等數學的魅力,為后續的學習與工作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付瑩.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方法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03(5)
[2]張兵兵、張娜.關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的問題[J].群文天地,2012(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