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面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高中物理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提高精神文化內涵,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學習,要給學生一杯水,自身要有一桶水。但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缺乏研究精神,憑經驗教學。要切實提高高中物理教師的綜合素質,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和高考改革方向,為素質教育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師 素質培養 教育教研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074-01
一 高中物理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
教師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物理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較扎實,但對于物理學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充分,對于教育理論掌握得也不多,絕大多數物理教師沒有自主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且物理教師的教學具有局限性,他們往往較著重與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相關的知識。物理教學是與實際聯系較緊密的一個學科,所以物理教學應多聯系實際,多組織學生做實驗,而很多物理教師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另外,還有很多物理教師的心理素質較差,他們在物理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非常好,考核也達到合格,但在課堂上卻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當面對學生時,他們會覺得很緊張,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所以需要這些老師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有了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地運用專業基礎知識,使課堂教學任務得以圓滿完成。
教育教學研究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但很多教師沒有進行過教學研究,因為他們的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搞教學研究,或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搞教學研究,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總之,當前高中物理教師具有良好的物理教育教學能力,專業知識也過硬,但心理素質較薄弱,自身專業發展準備不足,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也不足。所以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二 影響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育教研的原因
高中物理教師對教育教研的認識和能力不足,以及對教研的應有地位認識不清。教育教研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活動,很多物理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只要上好課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忽略了對教育科研的研究。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讓物理教學更加完善,所以不能忽視。
高中物理教研活動包括物理教輔材料的選擇、課堂教學的設計以及研究性學習的指導等。物理教輔材料的選擇,關系到學生課后的知識鞏固和課堂知識的總結,好的教輔材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物理老師在選擇教輔材料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慎重選擇。
物理課堂教學的設計是教師施展才華的重要環節,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研究性學習。因此,物理教師在課前應充分準備,收集相關材料,聯系課堂內容進行研究性教學。物理教學的優點是可以結合課堂實驗、分組實驗來加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運用生活知識和物理實驗的有效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可以利用物理知識進行研究性學習,以小組為單位,既分工又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因此,課堂教學的設計應改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同時也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很多學校對于教師的科研重視不夠,經費投入不足,沒有認識到教師的科研的重要性。大多數學校領導只注重高考分數,要求教師花大部分時間為學生多講知識,往往忽視了只有教師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 轉變觀念,培養高中物理教師的探究精神
學校不僅要加強對高中物理教師專業知識的培養,還應加強教師教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打造知識型、智慧型、研究型的新時代高中物理教師。轉變教師觀念,使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教育科研的發展才能帶動未來物理教育事業的高度發展。在未來的物理學習中不僅要注重物理學科專業知識的加強,而更應注重物理教育科研的發展。
學校應為物理教師的教育科研營造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把學校打造成一個以教育科研為主體的新模式學校。學校在教育科研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學校具有分配師資的能力,所以只要學校支持教育科研,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開展教育科研。學校可以為物理教育科研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避免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學校還應加強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為進行物理教育科研的教師騰出一些時間,使他們減少一些后顧之憂,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教育科研中去,創造更多具有實用性的物理教育科研成果,把研究出來的教學模式和課堂設計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使高中物理教學更加完善,學生能通過新的教學模式和課堂設計,取得更好的成績。
總之,提高高中物理教師教育科研的素質,改變教師和學校對教育科研的認識,加強對物理教育科研的重視等,就能夠創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成果。盡管高中物理教學科研仍存在很多問題和難點,但只要能認識到這些問題,并努力加以解決,就一定能為高中的物理教育開創美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