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賦予全體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探究。小組合作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而小組的組建、小組文化的建設、學習效果的評價等都是制約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重視學習小組的建立,使學習小組真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實踐證明:只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思維交流,才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將不同的知識加以交流、綜合、提高和應用,就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當今社會,越來越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了人們交流的重要手段,成為當今工作中必須具備的素質。新課標倡導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也是運用最多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用組內各因素之間的互動,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學習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然而絕大部分老師在操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或流于形式,或忽視差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思想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認真落實新課標,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為重點,使學生得到全面主動和諧的發展,使教師科學合理地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目標
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建立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必須充分考慮到各組力量的均衡以及學生個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新課程所倡導的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分組,把全班學生分成四人一組的若干個異質大組和兩人一組的若干個異質小組。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實施者,我們應有意識、有目的、有方法地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小組成員都應有強烈的合作意識。
三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工作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第一,在組建學習小組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均衡發展的問題,這是創建公平競爭的基礎,從而達到以競爭促學習的目的。各組都應有大體同等數量的A、B、C三層學生。各個學習小組中男女學生的人數也應盡量做到均衡分布。均衡配置有利于每個小組都能充分進行討論,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深入交流,并據此獲得積極的學習情感體驗,但是,在保證達到均衡的前提下,教師在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以免激起其逆反心理,影響小組學習及其他活動的開展。一個學習小組確定后,不要一成不變,必須在必要時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這種變化包括組員之間的調整、學習組長的調整,也包括組名、組規、組訓及小組發展目標等的變化。只有適時調整,才能保證小組學習的有序、正常展開。
選擇合適的小組長是小組活動有效開展的保證。小組長是一個小組學習的核心,小組學習的成敗往往與其有很大關系。因此,選擇小組長時首先應確定他是本組的學習骨干和積極分子,在知識和能力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其次,應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再次,愿意為學習差的同學提供幫助。選擇小組長時應避免由教師指定,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采用自薦和民主選舉的方式。在選舉前,教師可公布挑選組長的標準。由于充分考慮學生意愿,這樣產生的小組長,較易成為實際活動的核心。認真組織師生進行學習,各位課題組成員要繼續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及其解讀與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和論文。教師應認真組織好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要根據教師的不同需求,靈活采用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第二,認真貫徹落實在實踐教學中探究課堂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定期對實驗班級與非實驗班級的綜合素質進行對比分析。
第三,在學習理論、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進一步開展課題研究反思,撰寫教育教學工作案例。
2.切實研究、提高實效
第一,課題研究參與人員要認真負責,落實開展課題研究,一方面杜絕研究者弄虛作假,另一方面要監督學生,切實開展好課堂合作學習。
第二,發揮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充分利用學生自評,家長、教師評價相結合,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
第三,課堂教學要落到實處,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及時反思、總結,整理成文。
四 小組合作學習的做法
合作學習的做法有:(1)營造促進合作學習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愉快的進行合作,培養其學習能力。(2)設計多向合作的學習活動,拓寬互動途徑;設計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學環境,豐富互動內容。(3)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反饋;教師應善于捕捉現狀信息,靈活駕馭課堂。(4)培養學生課堂交往、表達的能力以及主動反思、探索的能力等。(5)開展好校內、校際教研,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會,一方面相互溝通學習,另一方面及時調整課題研究的方向,從而使課題向縱深方向發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