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到的培養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如何培養并養成學生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可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感興趣);養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會問);良好的語文自學習慣(會學);良好的寫作習慣(樂寫、會寫、寫好)。
【關鍵詞】良好 語文學習習慣 提高 語文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107-02
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語文學習過程是一個聽、說、讀、寫全方位、多側面、互相影響的動態過程。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也提到:“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在“大語文觀”備受重視的背景下,探索養成學生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 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激發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成語接龍”、“謎語游戲”、“今日格言”、“小笑話展臺”、“一分鐘聽寫”、“學校或班級新聞發布”等用時短、趣味性濃的活動環節,來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濃厚的興趣,并使之成為每堂語文課的常規,激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情感。例如,講授《一夜的工作》一課時,可先設計一個謎語猜人名,謎面是“大鵬展翅,騰飛世界”。學生猜不出時也沒關系,老師可向學生說明,周恩來字“翔宇”,所以,謎底是周恩來。接著,教師動情引課:“的確,他念小學時就發出了豪邁的誓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后來他果真成為新中國的總理,真是為國事鞠躬盡瘁。《一夜的工作》描述了周總理忘我工作的情景,讓我們趕快來讀書吧!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這樣的導課設計,既緊扣教材內容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學了,就有了能力發展的時機和舞臺。
二 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以提高讀書效率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語文老師在布置語文實踐活動作業時,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融趣味性、思想性、知識性、創新性于一體的語文測試題,列出學生回答問題時要用到的書籍目錄,并與圖書管理員做好協調,保證向這些學生開放借書。學生不讀書答不出,讀書不認真又答不準,不動腦筋創造性地發揮又答不全。這使學生必須耐心細致地找到有關書籍來讀,并做好讀書筆記,無形中會培養學生摘抄、收集資料的習慣,讀書的積極性也會被真正地調動起來,良好的思維習慣隨之得以建立。當然,這需要長期的堅持,短期的鍛煉或練習是不可能立竿見影的。
三 養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采用“五問自讀自問法”來學習語文,讓學生善于質疑,并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探究疑難,最終達到徹底解決疑問,并在生疑——究疑——釋疑的矛盾運動中,培養思維的概括性和嚴謹性,養成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如學習《我最好的老師》這篇自讀課文時,本人引導學生從課題入手,自主地提出問題,學生會提出:我最好的老師是誰?他為什么是最好的老師?“最好”是從哪里體現的?作者怎樣寫出這位老師的“最好”?等。荀子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注重思考習慣的養成,做到習慣成自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被真正調動起來。
四 良好的自學習慣養成很重要,使學生終身受益
語文學習的效果如何,自學的質量很重要。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用工具書來對付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生詞、生字,并適時進行“聯系上下文語境理解詞語”、“拆詞組詞法理解詞語”、“聯系生活體驗理解詞語”等方法的講座,還可安排“根據預習提示解決問題”、“遇到疑難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等自學方法的指導。自學習慣逐漸養成后,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必然得到提高。
當然,在當前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條件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媒體來收集資料,答疑解惑,輔助自學,也是切實可行的步驟。
五 寫作習慣的養成方面
可行的做法是:(1)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觀察事物做到遠近兼顧,形、色、味具備,既著眼靜態,又突出動態,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可要求每人一個日記本,力爭一景一得、一事一敘,寫出特點、樂趣、水平。通過定期檢查、擇優展示的方法,養成學生睡覺前“寫一些”的好習慣。(2)養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準備“悄悄話”本,記錄自己真實的想法,剎那間的奇思妙想,不想讓人知曉的秘密,力求真實,保持原汁原味。(3)加強片段訓練,力求寫得具體、流暢、有層次。(4)鼓勵學生寫影視劇故事簡介,把自己看的影視劇的主要內容及時記錄下來。(5)養成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第一,先教給修改的方法,先改字、改詞、改標點,再改句,最后改段,并通過“增、刪、換、調、補”的方法,使文章大意準確,語句流暢。第二,教師發給每人一張印有教師批改的樣文,舉辦修改專題講座,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修改知識。第三,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張需要修改的文章,部分段落教師已修改,給學生引路,余下的部分學生自己修改。第四,強調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并不定期地舉辦自改作文展覽,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褒獎。第五,平時習作和考場作文均把修改作文的情況與評價作文的質量統一起來。重視“改”的作文得分稍高些,積極營造鼓勵修改的氛圍。
六 幾點認識
第一,好習慣的養成,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而一經養成則很難改變,并對人的一生產生影響。因此,良好的習慣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好習慣養成的效果也并非立竿見影。因此,必須狠抓課堂常規,培養好行為,播種好品質,才能收獲大的希望。
第二,良好習慣的養成,與學生的興趣培養有直接的關系。如果學生沒有對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做起事來只會事倍功半或不見效果。所以,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的發端。
第三,學生學習語文水平的高低,綜合語文素質的優劣,和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極為密切的關系,養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學生,語文能力較強,反之,則低下。所以,抓好良好語文習慣的養成大有必要。
第四,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多側面、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幾方面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其中方法的傳授,運用和轉化是重中之重。必須激活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熱情,開放語文學習的天地,給學生展示語文才藝的舞臺。
第五,語文學科所涉及的習慣很多,語文教師應注意新生成的問題,并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習慣養成注入鮮活的內容,如此,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必會突飛猛進。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