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科中的一個全新概念,是語文教學中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它散發著誘人的芳香,蘊含著迷人的萬紫千紅,但在很多語文教師看來,卻是可望而不可急的。因為它是一個值得開發的新課題、是有著廣闊前景的新課題,更是對一線教師的巨大挑戰。
素質教育至今已推行了多年,但許多語文教師的思想仍受制于考試評價體系。使一個個五彩繽紛、生動活潑的語文課堂變成了機械地問答,使學生變成了知識的奴隸。作為語文教師,筆者對此深感憂慮。為了讓語文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局面,我們應該重視綜合性學習。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
一 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具體來說,綜合性學習由以下兩部分組成:(1)綜合性學習主要運用的是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行探究,獨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2)綜合性學習借助于語文實踐活動的手段,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課堂、校園、學科內外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所以綜合性學習不光等同于狹義的研究性學習,它比研究性學習更強調活動的豐富性;也不等同于以往教材的語文實踐活動,它比語文實踐活動更重視研究專題的選擇和探究的深入程度。因此,綜合性學習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綜合性學習過程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過程
語文學科本身就是綜合性學習,可以說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在學習內容上是語言、修辭、邏輯、文學的綜合;在知識結構上,是文學、歷史、哲學等社會學科知識的綜合。語文教育強調的是綜合性和整體性,同樣,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在綜合性學習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
2.綜合性學習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每一個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都處于確定與不確定之間,學生可自主選擇。對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方式可隨時調整。同時,每一個綜合性學習中都有相關問題需要全體師生共同完成,即合作。
3.綜合性學習強調實踐活動,強調與生活的聯系
綜合性學習注重實際操作。設計綜合性學習必須具有可行性,不能只有形式而無內容。必須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不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二 綜合性學習在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保證充足的時間
綜合性學習內容豐富,尤其是大型的綜合性學習給學生提供的活動更是多種多樣,所以需要充足的時間。而時間不是指課內時間,是指課外學生用于查找資料、沉思默想、相互討論、總結反思的時間。綜合性學習關注的應是活動的實施過程,是長遠的隱性目標。所以應在過程中下大工夫,讓學生有充裕的課余時間閱讀、思考、搜集、討論,做好每一個環節。教師應在每學期開始對每個綜合性學習做出計劃,在時間上做好整體安排。
2.面向全體學生,關照個別差異
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要有意識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探究活動的機會,尤其要給弱勢群體以特別的關照和鼓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味探究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要防止優秀生把持局面的現象,也要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同時還要考慮學困生的自尊,給他們簡單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有融入集體的感覺。
3.妥善處理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的關系
綜合性學習注重的是活動過程,教師應把握好自己的指導角色、發揮好自己的指導作用。避免教師過多地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成為學生的組織者,使學生的思維繞著這個軸轉,而導致學生失去了自我。同時教師也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一個旁觀者,應及時指出學生在活動中出現的偏差和錯誤,給予學生建設性意見,以控制活動的發展節奏。
4.充分利用綜合性學習提供的空間
綜合性學習在內容上有較大的伸縮空間。每一個綜合性學習都設計了多個內容,可滿足各種層次的需求,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內容上要做好刪減工作,以便于學生既有選擇的余地又有創造的機會。
5.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
綜合性學習涉及的內容很多,學生選擇的余地很大。其中一定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想要通過某個內容的學習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此時教師應想方設法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盡量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創造欲望。
6.始終把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爭取多方面的收獲
綜合性學習中涉及的學科領域很廣,有地理、生物、歷史等,但在學習中應始終把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始終站在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基點上,而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歷史、生物課。同時也不能無視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作為拓寬視野的內容可以點到為止,不必深入探究。如《探索月球的奧秘》,它涉及天文學知識和生物學知識,我們就沒必要去深究月球是怎樣形成的、馬又怎么會千差萬別等問題,只要了解大概內容就可以了。
總之,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值得探究的新課題,對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起到了引領作用。在語文學科的地位上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千萬不可忽視它的存在。綜合性學習使語文教學更加精彩紛呈。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