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經過無數次的實踐檢驗的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類希望利用生物高科技的手段解決當前日益減少的生產資料與不斷膨脹的需求。因而生物技術必將是21世紀發展最快的科學技術。高中階段引導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將有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下面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對生物課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高中生物 課堂教學 實驗 興趣 創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132-01
一 加強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它可以激發學生無窮的智慧。只要有興趣,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會想方設法去克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覺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發現大自然的奧妙。如學習“頂端優勢”時,可以讓學生去觀察學校周邊的植物有什么特點,并提出以下問題:(1)植物的這種形狀對自身的生存有何幫助?(2)對物種的延續有何意義?(3)在生產生活中人們是如何利用“頂端優勢”的?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地考察,有的去園林、花圃,有的去果園,學生充分理解了“頂端優勢”的意義及運用,可謂收獲頗多。又如,在學習激素對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時,我提出問題:激素對低等動物的行為是否有影響,如何驗證?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想方設法去驗證。于是我綜合大家的想法提出一個方法,請同學們一起檢驗。我指導學生從螟蛾體內提取了性引誘物,利用晚自習帶領學生到學校的操場做誘殺雄蛾的實驗——將雌蛾的性引誘物涂在濾紙上,卷成紙卷,懸在水盆的正上面。同學們蹲在不遠處觀察,不一會兒,從四面八方飛來的雄蛾紛紛撲向濾紙,掉入水中。同學們看到這一情景,異常興奮。這時我趁熱打鐵地問:“這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學生們各抒己見,議論紛紛。這樣,通過實踐檢驗理論,學生的學習與實踐的熱情被充分地激發。
二 通過實踐檢驗理論,擴展思維空間
作為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有關生物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培養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讓實踐檢驗理論,促進理論的發展。相輔相成,達到學有所用,否則,學生只能紙上談兵,毫無實戰能力,所學知識也就毫無價值。如在學習物種的分類時,我帶領學生把學校所有的樹木都考察一遍,觀察葉的形態時,讓學生注意葉的形狀、大小組成、是否對稱、脈絡分布的特點,了解葉在莖上的著生方式、排列情況。分析葉的表皮上有哪幾種細胞?這些細胞有何特點和功能?氣孔又是怎樣構成的?有何作用?并思考這種著生方式對于植物光合作用有何幫助,同時了解不同海拔高度的物種有何特點、適合生存的環境等問題。讓學生進行分類,并制作精美的樹木“身份證”掛在樹上,也可以到附近的公園、森林去認識、了解。如在研究幼苗的向光性實驗中,我讓學生在家里用綠豆培養幼苗,觀察向光性實驗并記錄結果,一周后帶到課堂來匯報實驗結果。不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都應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努力把教學過程變為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探究。通過實踐檢驗理論,引導和鼓勵學生發現、解決新問題,既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擴展了思維。
三 加強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新形勢,實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提倡的實驗探究作為高中生物實驗中的主要教學形式之一。通過教師在指導下、啟發下、誘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所掌握的知識、技巧應用于新知識的學習、理解、探索、實驗中,充分發揮學生參與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新知識中去發現、探索、解決新問題,在設計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才能使學生達到掌握生物實驗技能。通過學生親身的體驗、感受,不僅有助于驗證新知識,養成科學的實驗態度和提高自身實驗素質,通過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會運用實驗手段來解決問題,其教與學的效果最好。如在了解掌握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時,讓學生設計一個“證明鈣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的實驗方案。在課堂上,有部分學生介紹他們的設計方案,有的方案在實驗組中幼苗出現缺鈣癥狀后,沒有設計在實驗組中補充鈣元素,再觀察幼苗的生長發育是否恢復正常;有的方案是取生長狀況一致的幼苗,將幼苗培養在沙性土壤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去選擇方案進行實驗,也可以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把結果在班里匯報。最后,我在班級說出我的設計方案是用化學試劑來配制所需溶液來做實驗,對照幼苗在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種元素(除鈣元素以外的植物必需元素)的營養液中,觀察幼苗生長是否正常,加入鈣元素后有何變化。同時引導學生親自配制一些營養液進行無土栽培,感受生物科學的魅力。
總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作為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教學課堂,還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創新教學模式。教師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旨在為學生提供民主、寬松的氛圍,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勇于探索、實事求是、持之以恒的作風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尤其是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并培養學生創新的心理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