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教學相對于其他科目是比較枯燥的,平常學生接觸到的往往是數學和字母。但它又是社會生活、科學研究的需要。現在的學生往往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善于獨立思考,給數學教學造成一定的壓力,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數學成績欠佳。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輕松主動,深入持久地去學習,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學密不可分,現在就數學課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談幾點做法。
一 加強師生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的認識活動總是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興趣越濃,情感越深。數學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動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感調控得好,可以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學習。那么怎樣才能搞好學生的情感教育調控呢?
1.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是一種需要
數學不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工具,而且也是科學技術和發明創造的基礎。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而信息時代有兩大主要特征:(1)計算機被廣泛應用;(2)數學無所不在。數學在經濟、地質、生物、物理、化學、計算機等領域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海王星的發現,就是直接利用數學計算而發現的。生產和生活中也處處用到數學,如計算利息、設計工程、加工產品、丈量土地等,都離不開數學。只有認識到學習數學是一種需要,他才會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去,并從中發現樂趣,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
2.增加感情投資
平時要做有心人,多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及時的幫助,當他們思想上有波動時要及時教育鼓勵。每次考試后要幫助他們找出成功的地方,同時也指出其不足之處,使之“親其師、信其道”,對老師產生一種依賴感,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另外教學中應對學生一視同仁,要對學生多表揚、多鼓勵,與學生交朋友,學生的不當之處要給予誠懇、耐心地指正,切不可諷刺、挖苦,更不可當“出氣筒”。
二 提高學生課堂自主性,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一個人對其所學的東西產生了興趣,便會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創造出奇跡。但初中班的學生由于從小學升入初中,有些學生難免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對學習數學失去信心,因而更需要老師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興趣是學生投入學習的巨大動力,如教學中用直觀演示法揭示數學概念,用復舊引新法引出和形成新的概念,用比較或對比法區別容易混淆的概念,利用故事引出書本中要講的內容,以提高他們的求知欲。
1.精心準備課程
教師必須備好課,使知識傳授準確無誤,如果講授內容丟三落四,順序錯亂,自然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漸漸地也不愛聽課,跟不上課程進度,自然就成為了數學科的差生,到時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追趕其他同學,如果在這段時間沒有趕上,容易產生偏科。作為教師講解內容要難易適中、重點突出,難點分散,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跳躍性過大。教學中應根據教材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像啟導法、點撥法、直觀法、類比法、遞推法、巧設問題情境法等,采取講練結合,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使他們的心理活動處于一種主動、活躍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2.講究語言藝術
語言運用得體,則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課堂教學中切忌平鋪直敘,要抑揚頓挫。上課要精神飽滿,切忌有氣無力。巧妙運用名言、名句、口訣、典故等,不失時機的幽默,把學生不自覺地吸引過來。如在講到三角函數符號法則時,采用“一全正,二正弦,三兩切,四余弦”的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愿聽易記。講極限時,我引用了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在求圓周率時說過的一段話,“割之彌細,失之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全體而無所失矣”,學生感覺很新鮮。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才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另外,學生大都有“不能比別人差”的心理,即使是成績極差的學生也有“不能倒數第一”的心理,因此上課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促使學生積極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復習三角函數公式時,我有意讓學生分成兩組擺“擂臺”賽,看哪一組正確率高,結果學生誰也不愿為本組丟臉,都自覺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 利用學生的進步,鞏固學習興趣
所謂“成功的喜悅”是指個體達到預定目標時的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變成差生的原因大都歸于經常性的失望和失敗,使他們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時,老師應遵循數學學習規律,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注重從易到難的原則,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要給學生成功感,讓學生從成功的喜悅中培養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因為“成功越大,興趣越大,動力也越大”,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一次成功后,即使是解決了一道不很復雜的習題,他們也會像完成一項重大科研成果一樣高興,繼而產生巨大的內驅力,會使他們毫不猶豫地投入下一次和再一次的攻克學習,從而形成持續穩定的興趣。因此教學中要設法多創造競爭和成功的機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不同基礎上取得不同層次的成功,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夠得著”,體味到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強學習的信心,進
而鞏固已有的興趣。
四 開展第二課堂,增強學習興趣
在傳統課堂教學之外,有計劃地開展第二課堂,例如組織數學課外活動小組,對他們定期輔導,講述一些關于數學發展史、最新研究成果等問題。組織輔導小組,使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拓寬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所教學科產生了興趣,也就會不遺余力地參與到教學中去。總之,教學中只有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使學生愉快地步入學習數學的樂園,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