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校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學校辦成名校,但我更希望能辦一所真正被學生喜歡的學校。辦學生喜歡的學校,符合廣安市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的總體要求,也為實現“中國夢、教育夢、我的夢”提供了平臺。因此,辦學生喜歡的學校就成為了我們的辦學目標與追求。
要讓學生喜歡學校,首先要讓學校的方方面面能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此,教育者要站在學生的視角去思考問題,但同時又要能引領、培養他們的喜好,并為其提供發展的舞臺。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
一 讓學生喜歡學校里的人
學生是否喜歡學校,關鍵在于是否喜歡學校里的人,特別是是否喜歡自己的老師。作為校長,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讓教師成為學生喜歡的人,同時也要讓學生彼此喜歡,融洽交往。
1.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
學生們只有喜歡老師,才會喜歡學校。通過觀察、訪談、問卷以及實踐體會,發現學生們喜歡的老師主要有五個特征:(1)知識豐富,多才多藝,講課風趣;(2)關心、理解學生,安排的活動貼近學生,并愿意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3)態度積極樂觀,性格陽光;(4)關心每個學生,處事公平、公正;(5)能和學生們平等相處,態度謙和,給學生一種朋友的感覺。
積極鼓勵教師讀書學習,成為一個研究者、思考者與改革者,深入到學生中去,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學會從學生的視角分析問題,不斷改進教育方法。我們鼓勵教師要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不斷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通過自身的魅力來影響學生。我們不斷提高教師的生活品味與質量,當教師真正從容優雅了,真正具有自己的個性又能承擔責任了,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學生和學校了,學生們才會更喜歡自己的老師。
2.讓學生喜歡自己的同學
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是影響學生喜歡學校的重要因素。對于學生來說,我們要盡量鼓勵合作,淡化競爭,尤其是將由于名額限制而產生“你上我下”的惡性競爭方式,代之以“達標”的方式產生“你上我也上”的良性競爭,鼓勵學生與“標準”競賽,不斷地挑戰與超越自我,而不是與同伴間的殊死爭奪。
二 讓學生喜歡學校里的事
1.享受學習的快樂
我們現在關鍵是給學生確定衡量學科學習質量的標準,達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達到什么程度后,把時間花在其他興趣與能力的培養上。我們要讓學生的學習效果,以標準為比照,而非以他人的成績為比照。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幫助更多的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享受學習的快樂,從而真正喜歡上學習。
2.做自己能做主的事情
我們要讓學生喜歡學校,就要將很多本屬于他們的事情交給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自己做主。如校外實踐活動,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外出,每位學生制訂一份“校外實踐活動方案”,說清楚為什么去這個地方、怎么去、去了要做哪些事,再進行全班交流,評選出一份大家都比較贊成的方案。各班的班訓、班紀及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名、組訓、組徽等都是由學生自己設計。把學生們的事情交給學生自己去做,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才能做生活的主人,也才能喜歡上自己的學校。
3.做適合自己的事情
每個學生的個人愛好都不一樣,我們學校利用大課間(除集體操外,剩下20多分鐘就由各班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自由活動)、“3+N”活動(由學生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班參加活動)。學校盡可能多為學生創造機會、提供平臺,讓每個學生的愛好都能得到發展,提倡校園處處是舞臺,竭盡所能地為學生創設各種展示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事、成長。
三 讓學生喜歡學校里的環境
1.讓學習生活環境個性化
我校被評為“廣安市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首批試點示范”學校,結合學校實際,預計對校園文化進行升級改造。我抓住機會,給全體學生發放了問卷,征求他們對學校環境、校園文化改造的意見。學生們對教室、走廊、寢室、食堂、文化廣場等處的文化改造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意見,如七年級各班有自己的花園,老師們引領他們對各自花園的綠化進行培育、養護,讓學生們在親自綠化、養護、美化校園的同時,不斷與生命進行對話。
2.讓校園的布置不斷更新
我們在校園文化的設置上,以“校園處處是舞臺”為主題,以體現“生活教育”為主線,設置很多空白版面,全部交給老師和學生,讓他們自己去布置,并建立不斷更新的機制。如讓學生們在走廊或教室里布置各種活動圖片,每個學生的照片在校園里都能得到展示,并不斷更新。學生們布置的展板,或許有些粗糙、凌亂,沒有多少文化內涵,但那畢竟是學生們自己的東西,他們喜歡就行了。校園中最美的是什么?應是學生們那一張張笑臉和他們自己的圖畫。校園中最深刻的文化是什么?是學生們的文化,是學生們自我生成的文化。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