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性化管理是現代管理理念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以人為本的總體思想下,有效調動起員工工作的主觀積極性與能動性。本文主要對人性化管理在幼兒園中的實施途徑提出了部分探討性建議。
【關鍵詞】以人為本 人性化 幼兒園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8-0160-01
一 為教職工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1.尊重所有教職工
首先要學會尊重,在實際的幼兒園管理工作中,要尊重教職工的人格、工作、建議,讓他們能感受到自身在幼兒園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必不可缺的,這對于激發教職工的工作能動性、創造性是非常有效的,因為此刻他們將會把自身看做是幼兒園的組成部分、是幼兒園的主人,會將自身的發展與幼兒園的發展聯系到一起,最終為幼兒園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如讓教職工通過教代會、工會等形式參加幼兒園目標的指定,討論策劃幼兒園規劃及改革方向,審議幼兒園工作,對干部實行監督,對涉及切身利益的生活福利、獎金分配等問題參加討論決策,這一系列參與活動都突出了對他們的尊重,有助于其積極性的調動和主人翁感的形成,促使教職工以做好幼兒園工作為己任,自覺、自愿地貢獻出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為實現幼兒園工作目標而共同努力。
2.要加強與教職工之間的心靈溝通
在傳統的幼兒園管理中,管理者與教職工之間也有溝通,但這種溝通大多是單向、淺顯的,這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弊端。要搞好幼兒園管理,溝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溝通須是雙向的,是觸及心靈的,管理者必須要與教職工構建起一套雙向的溝通途徑,要在表達自身意見的同時,用心傾聽教職工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并牢記在心中,與他們建立起真正的友誼、感情。
二 發揮教職工個人特長,調動其能動性與積極性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所擅長的技能,如有的幼兒教師擅長教學、引導,有的教師擅長美術、歌舞,有的教師善于與幼兒溝通等。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實施人性化管理,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了解每個教師的特長,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將他們的作用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首先,有利于幼兒園教學工作的開展,其次,又能讓幼兒教師感到一種成就感,一種被需求的感覺,讓他們能體會到自己對于幼兒園的重要性,當他們擁有一個自身特長得以發揮的平臺,自身的價值得以實現時,便會更加堅定在幼兒園繼續工作的想法。如某教師擅長繪畫,那么可以在幼兒園內舉辦一個幼兒畫展,并由該教師負責對幼兒的指導以及活動的細節安排,充分信任他,充分發揮其特長與潛能,讓他能感受到幼兒園對其的重視,這樣他便會更加堅定在幼兒園好好干下去的決心。所以,幼兒園管理者做到對每一個教職工的個人情況心里有數,并為他們創造一個展示、鍛煉自己的機會,在工作安排上做到揚長避短,各取所需,將他們的個人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最大限度地調動其能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幼兒園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 制訂科學的管理機制,強化教職工行為動機
管理理念認為,管理的本質不是對人進行機械化的“改造”,而是人性化的“喚醒”。所以管理制度的存在不僅是用于約束人,它更加重要的作用是激勵人,喚醒每個人深層次的能量與精神。制定制度的關鍵與基礎應當是來自人性的一種關愛,這種關愛即是鼓舞、激勵,所以在管理制度的制訂上,要留給幼兒園教職工最大限度的發展空間,用賞識、信任、尊重的情感態度去激發他們的潛能,這樣的管理制度才算得上是科學、人性化、以人為本的。通過筆者自身實際的幼兒園管理經驗可以看出,科學制定管理制度、合理進行能動性激發,能有效調動起每個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能使他們將自身的利益、未來的發展與幼兒園結合在一起,最終實現校方與教師“雙贏”的局面,使幼兒園廣受幼兒家長、社會的贊賞與好評。
四 突出幼兒園教師工作考評的人性化
1.要轉變思想,明確評價目標
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評價觀,認識到自己的工作狀況將影響到自己在社會或幼兒園中的形象與價值。管理者要從“法官”的角色中走出來,認識到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發展,因此,應協助教師順利完成任務并取得成功。
2.要客觀公正
對教師工作的評價要盡量做到客觀、公正,要認識到考核評定工作只是反映教師工作的某些方面而非全部,切忌把評價結果絕對化。要認識到評價工作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發積極性的作用,教師的工作動力根本上來自教師的自覺努力和高度的責任感。
3.建立促進教師發展、促進幼兒園工作高水平的評價制度
必須合理定位對教師的評價,統籌考慮,追求最佳的綜合效益。要以促進幼兒園工作高水平、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和促進教師的發展為目的。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處理好發展性評價與鑒定性、管理性評價的關系,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的關系,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模式,為教師創造一個積極、寬松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吳小平.論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1):62~64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