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是各種文獻信息資源的聚集地,新生入館教育是圖書館發揮教育職能的重要體現,是新生信息素質培養的前奏曲。通過新生入館教育,不僅可以增強新生的閱讀熱情,還可以提高其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和能力,為將來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個人信息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圖書館 新生入館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029-02
新生入館教育是高校圖書館對新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啟蒙教育。互聯網時代,開展新生入館教育不僅可以幫助新生盡快了解新時期文獻信息資源的類型與獲取方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養成終身利用圖書館的習慣,讓學生在博覽群書之際,從圖書館中獲得知識并實現再教育。
一 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入館教育的必要性
1.開展新生入館教育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管理工作的需要
高校新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學生沒有利用過圖書館。而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從傳統的閉架管理轉化為注重對讀者人文關懷,集借、閱、藏、網于一體的全開架式管理模式。新生如果在不熟悉圖書館的資源分布、借閱流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情況下,隨意入館勢必因盲目取書導致圖書亂架以及遺失、污損圖書、在閱覽室占座、喧嘩等各種違章問題,影響圖書館正常的工作秩序。開展新生入館教育,有利于新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道德意識,維持圖書館正常的流通和閱覽秩序,同時營造圖書館文明有序的工作氛圍。
2.開展新生入館教育是培養新生信息意識、提高信息檢索能力的需要
高校新生由于在中學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信息意識普遍淡薄,信息檢索能力低下,他們中的大多數主要是通過Google和百度來檢索信息,對圖書館的了解還停留在簡單的借書、還書上。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可以讓新生了解到圖書館除了擁有豐富的紙質資源外,還擁有浩如煙海的數字資源;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網上預借圖書、續借圖書、文獻傳遞、數字參考咨詢和信息檢索等多層次、個性化的服務;并借此增強對新生的吸引力,引導新生熱愛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不斷提高獲取信息和檢索信息的能力,有目的地喚醒新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其信息素養。
二 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工作的現狀
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和不斷改進新生入館教育的新方法,以提高新生利用圖書館的能力。目前,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主要以帶領新生實地參觀、舉辦新生入館教育講座、發放新生入館教育宣傳冊、制作新生入館教育專題視頻、在圖書館主頁開辟新生入館教育專欄以及在圖書館主頁設有QQ在線咨詢等形式進行,但是從新生實際應用圖書館的過程來看,新生入館教育的效果不盡如人意,新生中普遍存在不了解館藏資源分布、不會正確檢索文獻資源的問題。
2.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院系領導與新生的重視程度不夠。盡管新生入館教育已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少數院系領導和輔導員缺乏對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工作的足夠重視,對圖書館開展新生入館教育抱著應付的態度,使新生入館教育工作在組織方面出現問題。另外,有的新生在主觀上認為新生入館教育就是圖書借還方法的教育,新生入館教育可有可無,所以在高校新生入館教育課上,經常會出現新生玩手機、聊天和睡覺的現象,有的新生甚至放棄參加新生入館教育活動。
第二,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常流于形式,教育方式不夠靈活多樣。教學內容主要是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分布、制度、借閱證的使用及網上檢索的方法,授課過程中缺乏互動、學生缺少實踐和現場動手操作的機會,有些知識新生一時難以理解,以致新生入館后依然對圖書館一無所知,極少有新生能利用檢索工具借閱書刊。
第三,缺乏對新生的后續教育。高校現行的新生入館教育只是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附屬組成部分,缺乏對新生后續的教育環節。目前在高校,新生入館教育活動的結束,就意味著對新生教育工作的結束,許多高校圖書館針對新生的后續培訓很少,以致新生對電子資源的獲取、文獻信息檢索等相關知識一無所知。
三 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新思路
互聯網時代,隨著數字化平臺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傳統的新生入館教育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借還和規章制度的培訓,而應在傳統培訓的基礎上增加圖書館新的服務功能,使新生通過入館教育達到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目的。
1.新生入館教育方式要創新
對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雖對大學校園充滿了好奇卻又十分忙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既要參加軍訓,又要參加各種入校培訓,還要適應大學的生活環境,因此無法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圖書館舉辦的新生入館教育培訓。鑒于此種情況,筆者認為新生入館教育可采取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高校圖書館應在圖書館主頁以文本、視頻、課件等形式開辟新生入館教育專欄供新生學習,新生入館教育專欄內容應涵蓋本館概況、規章制度、資源介紹和在線QQ咨詢,讓新生隨時隨地實現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圖書館在舉辦新生入館教育培訓時,教學內容應重點宣傳圖書館主頁的內容與功能及簡單介紹用計算機檢索文獻的方法,同時要注重對新生的實際操作水平的培養,安排新生上機操作,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新生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學會檢索文獻資源,使新生在形象、直觀的文化氛圍中加深對圖書館的了解。
2.建立新生入館教育考試系統
近年來,我國有些高校已經建立了新生入館教育考試系統,這種教育模式重視學生技能的培訓,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具體做法是:依托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建立大致1000道題以上的“圖書館知識與利用”題庫,考題為選擇題,試卷內容由系統隨機自動生成且各不相同。新生通過集中培訓和網上自主學習后,進入考試系統考試,考試成績合格者圖書館系統自動開通借書權限。高校圖書館在新生入館教育過程中嵌入“新生入館教育考試”,不僅為新生了解圖書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還可以促使新生主動學習,保證新生入館教育培訓的有效性。
3.重視新生入館教育的持續性
高校圖書館在開學幾周內開展的新生入館教育活動,只是為了讓新生對圖書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新生入館教育無法在一個或幾個小時之內完成,所以,新生入館教育應是一個正規化、系列化的階段性教育,高校不僅應將入館教育納入大學生在校期間公共必修課,還要引導新生正確利用圖書館,提高新生信息獲取能力,對讀者進行后續培訓。(1)圖書館要保持與讀者的溝通交流,如通過QQ在線交流、與讀者面對面交流、問卷調查、利用BBS 留言板進行咨詢等多形式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進而為讀者有效利用圖書館提供幫助。(2)開展圖書館資源利用專題講座,如文獻資源利用的方法、數字圖書館的使用、現代圖書館服務模式等,以此提高新生對信息資源獲取的能力,彌補新生入館教育培訓時間短的缺憾。(3)重視文獻檢索課的開展,培養新生良好的信息意識。開設文獻檢索課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檢索方法,利用文獻檢索工具,獲取信息資源,解決實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質,充分利用豐富的數字資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4)開展圖書館嵌入式教學服務。圖書館嵌入式教學服務是在高校各專業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根據授課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源推薦、文獻檢索、資料搜集等方面的教學。通過開展嵌入式教學能讓學生了解所學課程及相關專業學科文獻的基本知識,學會獲取和利用所需文獻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的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4.做好新生入館教育的工作總結
高校圖書館在每年新生入館教育工作結束后,應廣泛征求讀者的意見和建議,收集讀者反饋的相關信息,認真調查與了解新生入館教育的效果,做出更適合新生入館教育的科學的判斷和決策,不斷總結新生入館教育經驗,完善新生入館教育的方法,使新生入館教育工作更加貼近讀者。
新生入館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界熱衷探討的話題。圖書館應借助新生入館教育這個良機,向新生傳遞“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工作宗旨,讓新生掌握利用圖書館各種資源的技能,提高新生的信息素養,為學校培育出更多精英而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章麗、潘杏仙.用于入館教育的新生空間構建[J].圖書館建設,2011(4):70~72
[2]白雪梅、王勝利.用圖式理論解析大學新生入館教育存在的問題[J].圖書館學刊,2010(3):55~57
[3]阮湘輝.淺談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J].貴圖學刊,2011(3):84~85
[4]趙蘋.新生入館教育現狀調查及改革模式探索——以廣州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例[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5):114~117
[5]歐陽彩新.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之我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1(6):114~115
[6]羅芳等.新生入館教育方法新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6):25~26
[7]陳軍、郭勁赤.“985”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現狀探析[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1(11):617~619
[8]劉晶衛.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談[J].黑龍江史志,2012(9):53~54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