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要實現在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良性轉變,推動并實現綠色經濟,需要從幼兒教育開始。本文分析了幼兒教育中的非綠色物質因素的主要源頭,并提出了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的形成,期望對以實現綠色生活基本目標的綠色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 非綠色物質因素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98-01
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是維持地球上的人類和生命可持續健康發展能力的關鍵,而提倡低碳、低排放的綠色經濟是其重要的途徑。綠色經濟涉及的內容很廣,如工業、農業、家庭、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同時涉及各類矛盾,從人們的觀念轉變到真正實施,我們將面臨很多困難。但是思考如何讓綠色經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強調綠色消費的理念,喚起社會公眾轉變消費觀念和行為,選擇綠色產品,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良性轉變,推動并實現綠色經濟對我們來說刻不容緩。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為給孩子營造一片綠色的天空,在幼兒教育中針對常見的非綠色物質因素,需要盡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幼兒綠色生活引導和管理體系,而管理策略需要是其核心。
一 幼兒教育中常見的非綠色物質因素
我們都知道,幼兒是需要格外呵護的脆弱人群,他們的健康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幼兒教育中常見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大多來自環境、玩具、服裝、飲食等方面。由于幼兒園和家長對兒童飲食的高度關注和現已形成的成熟的飲食管理體系,由飲食造成的非綠色物質因素相對要少。而環境和玩具等形成的非綠色物質因素對幼兒的影響更大,環境激素類物質對幼兒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令人擔憂,如很多家具和玩具中普遍存在的鄰苯二甲酸酯等典型的環境激素。
在歐美等國家與地區,鄰苯二甲酸酯等典型的環境激素已被禁止在兒童產品中使用。不僅如此,2011年2月,歐盟更將三種鄰苯二甲酸酯列入化學品“淘汰名單”,期望在今后3~5年內將其淘汰出歐盟市場,從而將對鄰苯二甲酸酯的禁令擴大到了玩具之外的產品。而在我國,針對鄰苯二甲酸酯在玩具材料內的含量并未有嚴格限制,而對環境激素類物質的限制使用和淘汰前景,目前幾乎尚無關注和討論。我國是全球化學品生產和使用大國,然而,目前90%以上的化學品都尚未進行健康和環境危害的鑒定與分類。
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幼兒產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只是眾多具有環境和健康危害的化學品中的冰山一角。加強對化學品的健康和環境風險的評估、管理和限制,是政府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因此作為幼兒園和家庭在幼兒教育中的必須事先對非綠色物質因素的影響加以防范。
二 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
事先對非綠色物質因素的影響加以防范,加強對幼兒教育中化學品的認識和風險評估并形成管理策略非常重要,是建立管理體系的主要基礎,同時,家長、幼兒園和幼兒的有效合作是實現有效引導幼兒綠色生活的保障。
根據幼兒教育中的非綠色物質的主要來源,可通過因素分析形成對各類因素的比例及危害指數的基本信息,并據此形成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體系的管理策略(見下圖)。
顯然,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管理策略主要基于以下幾點:(1)抓兩個主要源頭,即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2)關切每類源頭中的主要因素,如家具、玩具、環境、服飾、飲食等,要注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相關情況;(3)對教育中的非綠色物質因素的認識要形成量化的標準,要做到掌握比例和危害指數;(4)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的管理策略一定要形成家園合作的機制;(5)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的管理策略中,需要處理現狀和綠色經濟以及教學生活理念中的一些現實矛盾,這是該管理策略能否應用于實際管理的重要基礎;(6)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能否引起幼兒注意可作為評價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標。
三 結束語
要實現在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良性轉變,推動并實現綠色經濟,需要從幼兒教育開始,本文分析認為幼兒教育中非綠色物質因素主要來家庭和幼兒園,本文提出的管理策略希望對以實現綠色生活基本目標的綠色教育提供參考。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