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農村的經濟獲得了長遠的發展,但是農村的文化生活卻變化不大,鄉村的封閉落后,造成了鄉村對圖書和文化信息的渴求。而圖書因農村受眾群體少而一直是農村的一個空白。在這種情況下,推動鄉村圖書館的工作就不只是在增加農村的知識,它還有重建農村文化的意義。社會發展到今天,規范并管理好農民自建的鄉村圖書館意義十分重大。
【關鍵詞】鄉村圖書館 圖書館管理 功能
【中圖分類號】G25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92-02
一 引言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而且要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建設鄉村公益圖書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它是促進鄉村文化站功能發揮的重要途徑。鄉村圖書館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其接受和運用科學知識能力、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必須著力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建設好鄉村圖書館具有重要意義。
二 鄉村公益圖書館的建設緣由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經濟及農村社會整體狀況也獲得了發展,但是農村的閱讀現狀不甚樂觀。鄉村公益圖書館應立足農村,專注于鄉村公益圖書館建設,拓寬農民和農民子女的閱讀視野。改良農村的文化生活土壤,進而為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貢獻力量。鄉村公益圖書館將改變農村閱讀,將讓農村的孩子把有書讀視為宗旨,讓家境貧困的孩子能夠有讀書的機會。
三 鄉村公益圖書館的宗旨
鄉村圖書館的建設宗旨,是要在鄉村地區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靈魂,慰藉他們的孤獨,溫暖他們的心靈,為他們的成長和自我完善打開一扇門,并為其精神發育提供必備的精神食糧。
四 鄉村公益圖書館的工作方式
鄉村公益圖書館作為民間教育公益組織其工作方式是:在中國選擇一些縣級地區,逐步建立覆蓋全縣的公益圖書館網絡,并以此為中心開展系列教育、文化活動,從而實現拓寬本地文化視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的長期追求。
五 鄉村公益圖書館發展構想
1.圖書館建設構想
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鄉村圖書館,和一些散落在各個村子里的小書屋(小書柜)構成鄉村圖書館建設的整體框架。
小書屋是完全獨立的小型圖書館,這個建設可能比較吃力,無論是圖書還是當地的志愿者,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考慮建立,而小書柜相對來說比較簡便易行,小書柜設立在當地的小商店中,由書屋與店主協商后,店主同意執行書屋的各項制度,并且承諾不收費的情況下,由書屋提供圖書,商店提供柜臺并管理圖書,書屋定期調查,并提出意見。如果有牟利行為,即收回圖書。將一部分主流圖書集中起來成立書屋鄉村公益圖書館的主館。按照閱讀層次和閱讀人數的不同,將一部分書分流在在小一點的書屋(書柜)里,成為各個村莊的一個小的讀書閱覽點。一方面方便了讀者,另一方面,也節省了人力物力。在當地人力條件以及讀者大眾相對集中的條件下,按照書屋現行模式開辦新書屋,并做好協助管理工作。
2.農村社區文化中心建設構想
建設一個以鄉村公益圖書館為中心的農村社區文化中心,成為農民的學習和活動中心,成為農村農民和農民子女了解世界、認知社會的一個文化中心,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建設和諧農村提出實踐意義。這個中心包括鄉村多媒體教室,可以邀請農業專家進行講座,以及播放電影,提供社區農民活動的場地和設備,成為體現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面貌的一個核心展示平臺。
六 目前鄉村公益圖書館面臨的問題
1.場地問題
第一,經費不足。由于經費不足,只能利用農村現有的建筑資源稍加整飭而成,這些建筑資源包括:
村兩委辦公室。條件好一點的村莊,有幾間兩委辦公室,包括廣播室(可能兼民兵室)、會議室、辦公室、活動室等,這些房間的利用率一般都不高,在這些房間的任何一間擺上書架即可完成一個圖書室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沒有書架,將書整齊堆放在桌面上也可以。
村小學教室(圖書室)。一般情況下每個行政村都會有一所或大或小的小學,由于計劃生育的落實,現在入學兒童人數普遍降低,很多校舍空置。而且一般學校都會有一間學生圖書室,可以考慮將這些圖書室利用起來。
農村小賣店。小賣店一般位于村莊較熱鬧的地方,在其周邊通常也會有很多村民在那里閑坐,如果小賣店有足夠的空間,應該是很好的選擇。
村民的房舍。如無其他選擇,可以探尋處于村莊中心的農戶,看是否有合適的地方,但通常對村民的借閱積極性會有一定的影響。
第二,經費充足。經費充足,只需五千元左右,就可以在村莊的中心位置村民較集中的地方蓋一間15~20平方大小的圖書室。
2.圖書問題
在目前書價昂貴的情況下,從市面上購置肯定不現實,農村為圖書室掏錢的可能性不大,要有外力的支持才行。
從出版社入手。其經驗,如前所述,北京已有志愿者做了開創性的工作,現在需要大家形成合力多發掘出版社資源,并將這一工作系統化、制度化。
網絡募集。網絡的社會動員力量是很大的,但目前分散郵寄圖書的成本問題還不好解決。可考慮建立鄉村圖書館的網絡平臺,分省分區分縣建立網絡集散中心,在縣一級與縣圖書館或文化局合作建立圖書集散點。
商業募集。較大的圖書公司通常會有大量的庫存圖書,它們在各地城市也有網點,這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3.圖書管理問題
就目前而言,志愿者缺乏圖書管理專業知識,書目的分類等不科學,但是日常的圖書歸類以及管理仍然很瑣碎,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圖書管理員是一個全職的人員,尤其在目前的形勢下,志愿者就比較吃力。因為是公益,沒有辦法給管理員支付生活費用,這個問題比較棘手。
在農村,尋找出沒有成本的管理辦法有:(1)發展農村志愿者。將一個社區中熱心家鄉公益的人發展出來,由他們來管理圖書,他們應該是很樂意無償地來做這件事的。(2)動員小學生志愿者。小朋友的志愿精神是天生的,只要有組織動員,他們可以有很大的熱情來管理圖書,因為這能激發他們的榮譽感。一般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都可以擔當此任,如組成4~6人的管理小組,兩人一周輪流一次,每周六日下午開放。
七 對于鄉村公益圖書館的思考
鄉村教育不僅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求知的窗戶,而且也使孩子們更好的流向上層社會,使“下流社會”的現象有所改變。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中國歷來不缺少教育理論家,缺少的恰恰是實干家。和大多數其他公益組織一樣,缺少資金。
再一個就是中國的應試教育以及九年制的義務教育的后遺癥。中國人歷來重視教育,但應試教育這顆毒瘤限制了鄉村教育的發展,很多農村家長(城市家長也一樣)往往認為孩子去圖書館看書耽誤了學習考試,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出路。九年制義務教育使孩子們面臨著中考的壓力,使初中的孩子尤其是初三的孩子往往迫于各種壓力只埋頭于書本知識。而中學校長也片面追求升學率更導致了鄉村圖書館事業開展的艱難。作為公益組織,鄉村圖書館的存在就是要解決某些社會問題,而最終目標是消滅社會問題。因此就農村教育這個話題,我們需要有更為廣闊的視野。要改變農村的現狀,需要各公益組織齊心協力更需要社會整體人文環境的改善。
我國政府對公益組織注冊有嚴格的限制,但扶持力度不夠,與國外相比政府做得還不夠多。也許從嚴禁非法集資的角度講似乎還有些道理,但是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有挫折就放棄改革。
鄉村圖書館的各項管理仍有待完善,如資金、資產和預算管理等。流程和風險管控也應該跟上,雖然不能和企業相比,但如果按照企業的模式去做,相信公益組織會走得更好更遠。
參考文獻
[1]新華社.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2007.10.24
[2]楊雙秀.建設鄉村圖書館(室),促進鄉村文化站功能的發揮[EB/OL].http://www.chinaqking.com,2009.5.21
[3]立人鄉村圖書館[EB/OL].http://baike.baidu.com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