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網球運動在我國飛速發展下引發的高校網球教學,尤其是非體育專業教學的教育層次滯后、教學條件不足、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進行深刻思考,努力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提出在教學中加強核心技術內容教學、多球練習、互動練習等方案方法,以期提高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網球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普通高校 非體育專業 網球 教學質量 探討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044-02
一 前言
隨著我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在國際網球大賽中嶄露頭角,網球運動神秘的貴族面紗也逐漸被揭開,并迅速在國內引發了學習和運動的狂潮。同時,各大高校也應需紛紛開設了網球課程,網球運動成為近幾年高校發展速度最快也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后,網球運動的諸多本質問題以及網球教學的諸多錯誤方式也逐步暴露。
二 普通高校公共網球教學的常見問題
1.網球運動的本質與現階段網球教學的矛盾性
從體育運動的視角分析,網球運動是一項對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爆發力、耐力、靈敏力,周身性的身體力量以及觀察力、反應力、判斷力、自我調節等心理素質條件都有著諸多較高要求的運動。不僅運動強度大、技術要點繁雜,同時又以力量為基礎,良好的身體素質為支撐,因此,從學習效果上分析,網球教學是一項學習周期長、訓練強度大、技術提高慢的運動。
由網球運動的本質不難發現,網球運動是一項專業性很高的運動,且最適宜的教學時間應該是在青少年期或少兒期。在國外,尤其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網球課的開設和設置一般從小學就逐步開始,到高中時成績優異的學生甚至可以代表學校參加世界性的網球大賽。但在中國,網球運動的基礎還是十分薄弱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在大學期間才有機會接觸到網球,早已錯過了系統學習網球的最佳時期。因此,僅僅在高校有限的教學時間、教學條件以及尚未系統化的教學方法下,國內網球教學必然會出現諸多“消化不良”的問題。以武漢某高校為例,一學年選修課中,實踐課不超過30次,一周僅1次,每次課2學時,而且人數多,場地少。像目前暴露的教學亂、教學效果差等問題就是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的必然過程,也是發展初期系列矛盾的展現。
2.教學對象與舊的教學模式的矛盾共性
網球作為一項新鮮的運動項目,在第一時間往往能極大地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高潮。但網球運動同時又是一項對技術、體能尤其是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的運動,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后,不少學生因為主觀、客觀或其他原因,逐步減少了初始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因此,高校網球教學常常出現學期初人滿為患、學期中稀稀拉拉、學期末門可羅雀的減少趨向。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可塑性低、教學難度大是一方面;課時少、場地有限,練習時間短,網球的娛樂性和鍛煉功能被極大地弱化,造成教學效果差,學生興趣降低是一方面;最后,不可忽視的是,網球教師傳統老套的教學思想也是造成網球教學問題頻出的重要方面。
三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探討
面對目前高校網球教學出現的教學對象基礎差、起點低,教學時間短,場地少等原因而導致的教學質量低、效果差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國內外大量網球教育教學相關資料、書籍的查閱、分析后認為,在網球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提高網球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教學以核心技術動作教學為中心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高校開設網球課的首要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網球運動來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網球技術的學習是為了能讓學生們在運動中得到更多的體驗和樂趣。因此,我們的教學重心首先就應從傳統的教學生專業的技術動作為主轉移到培養學生對網球更多的興趣和熱情上來。
鑒于高校體育教學目的和選修課體育教學的特點,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網球運動的核心關鍵點,即正、反手擊球和發球動作的學習和掌握,這是整個網球運動的基礎。因此,在網球教學課時的安排上,這兩項的教學比重要占到60%~70%,拋除其余復雜動作的教學時間,認真而詳細地在這兩項技術上多加練習,逐步推進,確保學生們都能得到正確、合理的動作定型。正確的動作會使學生們在練習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快樂和成就感,由一個個小成功逐步喜歡上這項運動,積極、自發地組織活動,在更多的自我練習自我娛樂的同時也使技術水平得以提高,廣大教師在輕松教學的同時也實現了“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和習慣形成”的教學目的。
2.提高對多球練習法的重視和熟練使用
多球練習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連續、反復多次的擊球動作來增加練習強度和密度的一種教學手段。該手段的優點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得到多次的、高密度的有效練習,促進學生技術動作的建立、鞏固和穩定,有效縮短正確動作定型的時間,增加擊球成功率和體驗感,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實際練習中,練習者是在一定時間段內高密度重復判斷來球方向、調整站位、揮拍(動作姿勢、拍型、擊球點)等一系列有效擊球動作,該動作有助于學習者在擊打中建立正確的動作定型,以及在不斷的體驗中提高對網球的學習興趣。同時針對初學者極易發生的錯誤動作,如擊球點判斷不準、引拍過高等問題,能夠很好、及時地得到教師的指導和糾正。彌補了在分解式或單球練習中教師難以及時發現而造成學生錯誤動作定型的不足。
該練習方法可以彌補現在高校教學中經常出現的由于課時短、人數多、場地少等客觀原因造成的練習時間短、練習強度低、有效練習時間缺乏以及肌肉刺激強度不夠而引發的錯誤動作定型、學生興趣喪失等問題;同時該練習本身也帶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使枯燥的練習變得更具挑戰性。因此,該方法能很快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參與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身體機能以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3.優化全面技術教學,重視互動練習和球感練習
在學生全面、正確、穩定地掌握正反手擊球、上手發球等核心技能之后,教學要逐步向實用性和組合性方向轉變。由原本的單項練習過渡到擊球、移動、多線多點的組合式練習,注意增加接、發球的互動練習、截球練習等,使網球更具競爭性和運動色彩,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最后,教學內容可視情況逐步教導一些核心攻、防站位、戰術的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
總之,網球課程一定要徹底揚棄傳統“大而全”的教學思維,真正地優化、組織教學內容;同時還要盡可能多組織同學間的互助練習、實戰演練等。只有在真正的競爭互動中網球運動的魅力和特點才能被學生所感受、喜歡和熱愛,才能向最終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的目標邁進。
針對目前高校場地有限、人數眾多致使互動性練習受限等客觀因素,在教學內容中要注意加強球感練習的安排和貫穿。球感練習可以不受場地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有效練習空間,同時它也是提高學生控球能力的一項重要手段,良好的球性、球感,能使學生在其他技術的掌握和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緩解當下客觀教學條件不足致使網球教學陷入困境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陳勇、李皿.非體育專業高校提高網球教學質量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9)
[2]陸永江.普通高校網球選項課的特點及教學探討[J].安徽體育科技,2005(3)
[3]張鑫.多球練習法在高校網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1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