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入學成績對醫學生大學期間學習成績的影響,為醫學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本文以臨床醫學專業58位在讀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對其大學期間學習成績與高考成績進行相關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高考英語、語文成績與醫學生學習成績有相關性。因此得出結論:高考英語和語文成績對醫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影響,醫學院校在招生時可多關注學生的高考語文和英語成績。
【關鍵詞】高考成績 大學成績 相關性 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052-01
高考成績一直受到各高校的關注,為了解高考成績是否會影響醫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我們對某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部分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與其高考成績進行了分析,旨在為醫學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某醫學院校2009年入學的臨床醫學專業58位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大學1~6學期46門課程進行匯總處理(例如,1~4學期均有英語,視為一門課程,四個學期英語的平均分為該門課程的最后得分),最終計為35門課程,加上高中4門課程,共39門課程。將學生高考四科成績與大學1~6學期35門課程成績及大學學分加權平均分的均數進行相關和回歸分析,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2.0軟件處理。
二 研究結果及分析
1.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
臨床醫學專業58位學生均為理科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31人;浙江省內53人,省外5人;城鎮12人,農村46人。
2.高考成績與醫學生各科成績的相關性
將高考英語、語文、綜合、數學成績分別與大學1~6學期35門課程成績進行單因素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高考英語成績與大學16門課程相關;語文與11門課程相關;綜合與6門課程相關(其中5門課程呈負相關);數學只與1門課程呈負相關,具體見表1。
3.高考成績與各類課程的相關性
按照培養計劃,大學35門課程劃分為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將高考英語、語文、綜合、數學成績分別與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進行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高考英語成績與大學2門公共必修課程、13門專業必修課程、1門選修課程相關;語文與大學2門公共必修課程、9門專業必修課程相關;綜合成績與大學2門公共必修課程、4門專業必修課程相關;數學與1門專業必修課程呈負相關,具體見表2。
4.高考成績對大學成績排序的影響
以高考英語、語文、綜合、數學成績作為自變量,以大學1~6學期學分加權平均分的均數(學分加權平均分主要用于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序)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選入變量的檢驗水準0.05,剔除變量的檢驗水準0.1,結果高考英語成績進入回歸方程,見表3、表4。
表3顯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大學成績與高考英語成績的相關系數為0.447,決定系數為0.202。表4顯示,回歸系數和常數的顯著性概率均為0.000,說明回歸系數和常數均有顯著意義。
三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高考英語和語文成績與醫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的相關性,尤其是高考英語成績,大學35門課程中,與之相關的課程有16門,其中有中等聯系強度的有5門課,5門課程中有4門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中規定的專業主要課程;以高考語文、英語、數學、綜合成績作為自變量,以大學1~6學期學分加權平均分的均數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只有高考英語成績進入回歸方程,大學成績與高考英語成績的相關系數為0.447,決定系數為0.202,顯示學生在班級中的成績,有20%可以由高考英語成績解釋,說明高考英語成績是影響醫學生學習成績在班級中所處位置的一個重要因素,之所以出現該種情況,可能與醫學院校的課程設置有關。
本研究結果提示醫學院校在招生時可多關注學生的高考語文和英語成績;增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可能有助于大學生對醫學課程的學習和理解;現階段,臨床醫學專業主要招收理科學生,是否可以嘗試招收文科學生,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薛艷、譚頂良、傅宏.大學生專業匹配性與學業成績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9(3):547~55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