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師生交流的重要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課堂評價,有效的課堂評價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很好地發揮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筆者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嘗試和摸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課堂評價框架,并運用到教學中收到了明顯效果,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課堂評價 思想品德課堂 課堂效率 可持續發展 學習小組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085-02
有效的教學離不開有效的評價。筆者近年來順應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并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利用課堂評價方式,使課堂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的參與性,也使筆者在其中享受每節課、感悟每節課。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對學生的評價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捆綁,做到獎罰分明,使評價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并以制度的形式貫徹下去,形成了較固定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一 在課前,通過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小組互評,既達到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的目的,又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筆者一直堅信,課前預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學生如果能充分重視并認真完成課前預習,可扭轉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課前筆者有一個慣例那就是讓學生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小組之間課前預習作業的檢查,這樣既可以達到對學生預習作業督促檢查的效果,又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在檢查中既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又看到他人的優缺點,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由于要對其他小組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促使學生自身認真地預習,同時認真地對待他人的學習成果,可謂一舉兩得。在課堂互評中,就拿《禮儀展風采》這節課的小組互評情況來看:認真的小組提出了6~7個思考題,并對其他小組所提出的問題有許多的疑惑和看法,而不認真的小組只提出了三個思考題,對其他小組的預習情況提不出什么疑惑和建設性的意見。對于不同小組的不同表現,筆者讓檢查的小組派出代表給所檢查的小組打分并說明理由,學生都非常認真對待并認真地評價,通過這樣的小組互評,使學生的膽量、口才和邏輯思維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 在課堂進行時,教者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除教者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有效評價外,還積極鼓勵學生對老師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質疑能力,又能使教者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第一,在課堂中筆者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積極利用激勵制度讓學生敢于舉起手來,鼓勵他們,舉手回答問題不一定要回答正確,老師的答案也沒有標準的,只要同學們回答有理老師就給同學們加分,而在課堂中有創新表現的,筆者不但利用語言給予鼓勵,還給予他們獎分等。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禮儀展風采》這節課時,課前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創設有關展示禮儀的情境,自編一個小品,并表演出來。結果在課堂上平時表現不太好的梁某同學讓筆者收獲了驚喜,因為他在這節課的小品表演中,以2012年11月22日~28日在梅州舉行的首屆客家文化藝術節作為背景,設計了一個志愿者和一個歸國華僑的兩人的對話,梁某扮演華僑,另一個學生扮演志愿者,通過一系列的對話,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禮儀,讓大家了解到了客家文化、飲食、美景,同時他還不忘擦亮梅州“休閑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品牌,學生的表現確實讓我太震撼了,我毫不吝惜地給這個小組的課堂展現分加了滿分,同時充分肯定了這位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你表演得太好了,真棒!從你的表演中老師看見了你的表演天賦,看見了你對我們家鄉梅州的熱愛,梅州將來的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你太有才了,努力吧!小伙子,如果能將此才華用在日常的學習中,前途將不可限量。”此時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臉上也洋溢著筆者從未見過的自豪。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通過教者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自己,在某種程度上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增強自信心,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在課堂評價中筆者非常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正如巴西教育家保羅·費萊雷指出的那樣:“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人在唱獨角戲,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邊交流活動,課堂評價也是如此。課堂評價交往應關注師生之間能否平等對話和溝通。因此,筆者認為,在課堂中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學生也要對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評價不僅推動了學生主動思考、言說和做事,還推動了教者在教學中每節課都能戰戰兢兢,積極反思,及時對課堂中不足的部分進行整改,上好每一節課。正如原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上好一堂課要作畢生的準備。”利用好課堂中師生的評價交流可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三 在課末,筆者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形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在課的結尾,筆者讓學生就自己這節課的預習、合作、探究、質疑、課堂發言等給自己一個評價,并說明理由,滿分為5分。如在上初二第七課第二框《禮儀展風采》這節課后,飛躍小組的丹丹是這樣評價自我的:“這節課我們小組的每個成員都非常認真地完成了課前預習,在課堂上我們小組成員大多都能積極參與討論,但還有個別同學還不夠專心,下課后我們小組會找他談話。通過這節課我知道了禮儀的重要性,知道了生活中要注意的禮儀問題,特別是老師給我們講的客家人的待客禮儀,如客家人坐的八仙桌的座位是有講究的,是我以前沒有聽過的,讓我受益頗多。同學表演的小品很精彩,特別是梁某同學的表演讓我對他刮目相看,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缺點多多的同學,但通過他這次的精彩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梁某,就像老師評價的一樣‘太有才了!’很值得我學習,總而言之,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這節課我給自己打分4.5分,還有0.5分失在我的課堂發言上,還不夠積極主動,下次努力改進,謝謝!”通過學生自評,使學生形成了自我反思的習慣,知不足然后改之,從而不斷地推動學生的進步,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 在每單元結束的單元檢測中,在學習小組之間互相評研試卷的基礎上,再對每位同學進行單元最后評分,以達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認真程度和開拓思維的目的
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查和驗收,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檢測是非常必要的。在檢測之后讓學生對另外一個同學的試卷進行評研,可鍛煉學生多方面的品質。如在考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交往藝術新思維》試卷時,有學生對她所改的試卷是這樣評研的“梁某同學的試卷總體來說,做得較好,體現在卷面工整、字寫得很漂亮,審題很認真,特別是舉例方面,她舉的例子讓我很受益,值得我學習,但不足的是在答題時出現了個別錯別字、答題有些應該是分層次的而她沒分,她的這兩個失誤分別被我扣了1分”,而梁某給自己的自評是“太粗心,下次爭取更好的成績”。通過學生的這種自評與互評,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視野,逐漸養成了認真學習的習慣,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在思想品德課堂中,通過筆者的課堂評價四步驟,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對自身的表現有了一個明確的了解,同時也使教者對自己和對學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思想品德課的評價具有很強的促進性功能,即,評價即診斷、評價即鑒賞、評價即學習、評價即交流、評價即反思。對學生實施多元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更注重評價學生學習的態度及價值觀,通過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以及有效的課堂評價,筆者發現我們的學生自信了、活躍了、有禮貌了,給人健康向上的感覺。評價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讓學生在評價中進步、成長,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正是我們應用課堂評價的真正目的所在。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