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作為學生中考必考科目之一,特別是在中考體制改革后,地理所占比重明顯增加。因此,加強地理教學研究、提高學生地理知識方面的水平,是當前地理老師勢在必行的舉措之一。但當前農村初級中學的地理教學普遍存在著諸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學生地理成績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筆者不斷探索適合農村中學地理教學中實際的新思路,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我,現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以供大家商榷,共同提高,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問題一:教師滿足現狀,缺乏交流學習的意識
在一般人眼中,地理課程人人能教,地理課也經常成了調節課時余缺的一個砝碼。現行新教材內容雖少,但信息量大,涉及面廣,對教師要求也較高,由于滿足于現狀,缺乏交流學習,產生教師本身知識陳舊化,在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對策:與時俱進、完善自我
首先,要求從事地理教學的教師應持嚴謹的教學態度,教師間營造和諧、互學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其次,還應加強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取他人之長處,補自己之不足。同時,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積累經驗,與時俱進、完善自我。唯如此,我們才能保證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
問題二:教學條件限制,課堂探究活動組織較為困難
探究觀察是地理教學的重要手段,有些地理內容很抽象,僅靠教師用語言講解顯得有些蒼白無力。新課程要求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和實際操作,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對待和關注每一個學生。但現在的農村中學,受條件所限,配備的地理教學資源較少,儀器和模型更是少得可憐,上課時經常只有簡單的一些地理掛圖,大多數知識要學生憑空想象,往往收效甚微,例如初一年級地理教材中的地球的公轉和晝夜更替等內容,面對這種情況,要進行某些地理探究,教師真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沒有相應的儀器和模型,老師只是進行講解,學生較難理解所學習的知識,教學效果差。
同時,因教學條件、設備設施的嚴重不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加了組織課堂活動的難度,也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尤為突出的是有些活動課難以展開。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只能唱著新課程的調子,走著“滿堂灌”的路子,新課改在實施中顯得舉步維艱。
對策一:優化資源、合理利用
針對這種情況,重視與開發地理教學資源是地理教師及學校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教師是地理設備的直接使用者,也應是開發者,所以教師首先應端正態度,不能怨天尤人,而應因地制宜,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因陋就簡,自制教具,努力彌補學校教學資源的不足。同時,鄉村中學雖然所能提供的教學資源有限,但鄉村所具有的天然的教學資源,是城市學校無法比擬的,如鄉村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等不同的生態環境等,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些教學資源。如講到地形地勢特征山地、丘陵時,由于我校處于丘陵地帶,學生經常到小山坡上去玩耍,我在上課時引導學生回憶在小山坡游玩的情景,這樣對學生來說有直觀性的認識,可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對策二:精心組織、創新思路
新課程中探究活動課的增多,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因此,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之前做好準備工作,同時精心備課。其次,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價值觀,不能把師生間的合作與互動僅僅看做是一種形式,在課堂搞一些形式上的活動就草草了事。這樣做表面熱鬧,其實毫無意義。我們應該讓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必要的組成部分。如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應該有選擇性地加以分組,同時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精選有利于引起爭論的、個人難以完成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做到既讓優等生“吃飽”,又讓其他學生“吃好”。總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課堂活動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問題三:對地理課程不夠重視,學習觀念淡薄
長期以來,大部分學校對地理課教育重視不夠,“副科”觀念“深入人心”,這不僅表現在學生身上,也表現在家長身上,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地理課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課后不愿花時間去復習鞏固。同時,學生基礎薄弱,成績低下,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
對策:加強溝通、興趣誘導
首先通過與家長溝通、師生溝通等途徑多宣傳學生學習地理課的作用性和重要性,努力爭取家庭和社會的理解與支持,讓學生的學科平衡發展,明確學習的最終目的。其次,激發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初中地理,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僅靠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在地理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1)從學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入手。例如,地球知識在小學自然、地理課中或多或少地講過一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述晝夜交替、晝夜長短、五帶的形成等重要的地理現象就比較容易,如果再教學生用小地球儀來演示這些現象,則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2)善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如,講大陸漂移學說時,先讓學生敘述所知道的魏格納的故事,然后問學生:“如果你是當時的科學家,會向魏格納提出哪些問題來反駁他的大陸漂移學說?”然后再讓學生想“魏格納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出證據來證明自己學說的正確?”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激發了對探求地理知識的濃厚興趣。(3)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針對學校的實際,我開展了自制小地球儀、繪制上學路線圖、設計旅行活動方案等多種課外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要用到地理知識,這樣的活動多了,學生必然對地理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水平的考核,針對當前的農村地理教學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思路、優化教學資源、激發興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這些問題才會迎刃而解,最終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