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是否產生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一個愉悅的氛圍中接受知識和掌握知識,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筆者從三個方面淺談了創設氛圍激發興趣的體會。
【關鍵詞】興趣 氛圍 語言 激發 體驗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097-01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求知的前提,是學生發揮內在潛能的條件,也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只有在一種民主、和諧、平等、愉快、融洽的良好氛圍中才會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壓力,細膩生動地觀察一些事物的形象,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獲取知識、發揮主體功能,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一 教師用自己良好的語言和行為表現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面帶微笑、態度和藹的老師,更容易讓學生喜歡和接受,學生愿意把自己的喜悅和煩惱告訴這樣的教師,愿意與其交流,同時,也更易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用良好的語言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發揮其自身的才智,用自己的微笑影響學生的整體心態,激勵學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把自己的學習信息傳遞給老師,老師才便于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做出適當調整,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有利條件。眼神是教師和學生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投去鼓勵的眼神來激發學生的思維,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要投去欣賞的眼神,學生的回答有獨到之處時,應投去驚喜的眼神,教師的眼神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得到肯定的力量,一個優秀的教師總是在鼓勵學生,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反之則是埋怨、壓制學生,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得當的表現,能使學生自覺調動自己的學習心態和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 教師用生動有趣的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沒有藝術性的授課,就不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就必須采用生動有趣的授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成為學生輕松掌握知識的活動場所。因此,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以下方式:(1)動中求趣:學生都有好動的特點,所以抓住學生對動作操作倍感興趣的特點,在授課中努力創設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思考、總結以及掌握知識,調動了學生充分認識操作過程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習知識的熱情;(2)以言導趣:在授課中,根據知識內容,針對性地講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個恰當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話等,這些講述都會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講述中具有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都能促使學生把自己的行為指向學習活動,能指引學生的思維向課堂學習的內容聚集,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覺得學習知識很有樂趣和意義;(3)事中悟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現實生活也是豐富多彩,教師要抓住生活中最有價值和色彩的事件去引導學生領悟現實中的真、善、美,讓學生自己多去體驗現實生活帶來的驚險和樂趣。
三 教師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習非常感興趣的學生,他的成績就提高得比較快,否則,學習成績提高較慢甚至下降,對學生來說,讓他們嘗試和體驗成功的喜悅對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很大的作用。成功的歡樂是學生學習興趣的來源,也是學好知識的動力,為了讓學生不斷地嘗試和體驗這種歡樂,教師必須要在平時教學中多觀察和了解學生,捕捉學生自身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等,都是他們的成果,希望能及時得到老師的評價和肯定,因此作為教師要尊重和重視他們的勞動成果,然后再作客觀、真實的評價,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感覺到成功的喜悅,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學習的熱情。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