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是語言訓練,又是思維訓練,需經過長期實踐與潛移默化方可掌握。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堅持把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立足詞匯、句型,培養學生的遣詞造句的能力;堅持寫作訓練與聽、說、讀訓練基本同步、相互結合、促進互補;勤抓多種題材,不拘形式多方位地加強書面表達訓練;在指導書面表達題的應試技巧與方法上下工夫。
【關鍵詞】書面表達 初中英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01-02
書面表達題是近年來中考題型中唯一的主觀性試題,而且在中考試卷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旨在測試考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能否運用學過的英語知識和掌握的英語技能進行思想交流。這種測試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總目標的要求,又與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密切相關,尤其突出了英語的交際功能的特點。從每年的中考結果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差,雖然學了多年的英語,卻還是覺得無從下筆,寫不好簡單的文章。的確,在學習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環節當中,“寫”是比較難掌握的,也是當前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會講、會讀不一定就能寫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目前尚沒有完整系統的配套教材指導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訓練。另一方面是考生缺乏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豐富的詞匯,沒有積累足夠的句型和表達方式。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與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同樣不可忽視,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堅持把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從初一抓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本人在近幾年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做了些探索。
一 立足詞匯、句型,培養學生的遣詞造句的能力
斯大林曾說:“沒有詞匯,任何語言都是不可想象的。”任何語言都是用大量有著豐富內容的詞匯來表達思想的,詞匯是構筑文章的最小“語言”部件。要寫好一篇文章,不但要掌握一定數量的詞匯,而且還要掌握好這些詞的具體用法。平時鼓勵敦促學生多利用時間,運用科學的方法多背多記,注意單詞拼寫、詞組搭配、慣用法及同(近、反)義詞與不同語境詞義運用等,有意識地擴大詞匯量,為書面表達的構建提供大量“磚瓦”材料。而句型正是準確地表達思想必須用的表達方式,句子是人們進行交際及構成文章的基本語言單位。要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就應要求學生寫好句子。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介紹和講解了英語的“骨架”即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即:(1)S+V;(2)S+V+O;(3)S+V+P;(4)S+V+IO+DO;(5)S+V+O+C。然后要求學生利用這些句型造句、連詞成句、漢譯英、同義句轉換或用關聯連詞擴寫成并列句、各種主從復合句等;教會學生模仿課文的范句,套用too…to、so…that、It’s+adj+(for sb.)to do sth.等句型,把詞匯與句型有機結合起來,在詞匯中滲透句型,在句型中運用詞匯,精講精練,培養學生根據所要表達的意思利用有關的單詞、詞組及習慣表達按照所需的句型結構和時態進行遣詞造句的能力,進而連句成段,組段成篇。實踐證明,此種做法盡管有點機械,但持之以恒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思維習慣,對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大有裨益。
二 堅持寫作訓練與聽、說、讀訓練基本同步、相互結合、促進互補
學習英語,必須在聽、說、讀、寫上全面下工夫。如果一個人只能聽、說、讀,而不善于寫,那還談不上真正學好英語。因此寫作與其他三種能力是相互促進、互相滲透的。要注意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的互補作用,聽說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寫的能力的提高。寫的訓練在四項技能中難度最大,這只有在聽說讀訓練有素的基礎上才可進行的。教材中每個話題的書面作業都是在加強口頭訓練和閱讀活動的基礎上設置的。基于此認識,在平時教學中遵循聽、說、讀、寫相輔相成的教學規律,對學生進行如下形式的訓練嘗試,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1.聽、說、寫結合
先組織學生聽課文錄音,然后就課文內容進行問答。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供關鍵詞或主要線索,引導學生復述并寫出短文的主要內容。聽寫是英語教學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反應和接受信息的能力,而且還可以訓練他們的記錄和傳遞信息的能力。為了使聽寫形式靈活多樣而不枯燥呆板,在堅持聽寫單詞、詞組和典型句型的同時,也要注重聽寫材料的選擇和所寫要求的變化。重點指導訓練學生聽寫連貫短文,讓學生對作文有一個整體概念。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聽寫訓練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欲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中受益。
2.說寫結合
口語表達是書面表達的基礎,寫是說的提高。口語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書面語的結構和措辭,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技能可以為寫作做準備。在口語交際中引導學生熟記常用詞組、典型句型、地道的表達方式、精彩的段落,積累好詞好句。擬出題目,讓學生充分討論,引導學生學會根據所提供情境用英語口頭描述事物并作答,進一步各自筆頭措詞整理成文。利用看圖說話形式,引導學生弄清圖意,合理想象,先口述后筆錄,把看、想、說、寫諸過程結合起來協調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思維力和創造性遣詞造句的能力。
3.讀寫結合
讀是寫的基礎,寫的能力要在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指導學生課堂內外多閱讀范文,擴大知識面,并學會模仿寫作,注意學習詞組的使用、句子的構成、人物的描寫,了解文章的結構、情節的安排,學習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有關技巧,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改寫、縮寫或寫讀后感的能力訓練,以提高寫作能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英語文章也如此,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諺語、俗語等,寫作也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樣既抓好寫作又兼顧聽、說、讀,把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使寫作落到了實處。
三 勤抓多種題材,不拘形式多方位地加強書面表達訓練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書面表達題以及一些有關的寫作練習,體裁不外乎應用文如書信、通知、留言條、電話記錄、請假條等,記敘文如日記、人物介紹、看圖敘事、故事編寫、材料提示作文、命題作文和對話等。平時教學中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對多種體裁分類進行系統的寫作訓練,介紹有關的寫作方法,要求學生加強書寫訓練,在課堂上、在閱讀時養成記筆記的習慣。鼓勵學生配備專門的本子經常用英語自由寫作;讓學生堅持用英語日記記錄每天的學習生活及所聞所睹;常采用命題方式,明確內容,在限制字數與時間內完成作文;提供圖片,讓學生據圖措辭成文;加強對書信、通知、日記、請假條等格式訓練;結合課文閱讀引導復述、改寫、仿寫等。形式多樣,題材廣泛,讓學生明白寫作訓練需循序漸進,逐漸加強,才能“水到渠成”。通過多寫多練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提高寫作興趣、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另外,評改習作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適當的評改不但具有指導作用,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的書面表達,不只打分、評等級,而且利用多種不同符號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其思考,從而主動積極地更改有關內容,而不只是看對作文的評價。如在錯誤處做標記號,根據符號提示及時修改、更正或補充。堅持面批面改,加強個別輔導,對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常犯的錯誤應及時加以分類歸納,從中找出規律、分析錯誤、對癥下藥。許多學生習慣用漢語思維,而不是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因而常常編造出許多漢語式英語句子。對學生在句子成分、人稱、數、時態、語態、慣用法及標點符號等方面的錯誤,應講清英漢表達差異,反復糾正、不斷訓練鞏固,方能逐步見效。及時以范文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修辭或語言慣用法上給學生樹立樣板,并盡量考慮到英語的多種表達方法,利用同義句、一句多譯,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嘗試同學互評法,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增強“讀者”意識,培養合作性學習能力及發現辨別糾錯能力。推行民主評改,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不同角度參與評改某習作,大膽說出見解,接受別人的修改意見,積極主動地運用所學語言,往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講評時挑選幾篇優秀作文宣讀欣賞,或挑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供學生共同分析批改,對作文中普遍出現的問題要進行詳細的探討、分析。通過評講,不但提高了學生分析評論文章的能力,而且培養了他們發現并糾正錯誤的能力。
四 在指導書面表達題的應試技巧與方法上下工夫
中考的書面表達所給題材大部分都是貼近生活的人物或事情,常采用“情景作文”或“控制作文”的形式,這與漢語考試中的命題作文截然不同,它不允許考生隨意發揮,也不能逐字翻譯所給的材料,而是要求考生抓住所給信息的要求和大意,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進行表達。做好書面表達題,除了需要具備較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外,應注意解題技巧與方法。
1.仔細審題、明確要求
認真研讀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并確實弄清題目或情景條件要求,注意文體、格式、字數、行文內容等,將其所要表達的內容重新整理組織,使其更具條理化。
2.緊扣題目、把握要點
應切中題意,精心構思,要把題目中規定的要點全部表達清楚,不能遺漏,也不能文不對題,更不能無中生有。
3.組織語言、完成表達
要用英語進行思維,盡量運用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句,多用基本句型與簡單句,句子語法正確,符合英文表達習慣,避免出現Chinglish。遇到想不起來的詞或句型,盡量使用同、近義詞或同義句型來代替。注意語言通順、條理清楚、篇幅適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等。
4.通查全文,及時糾錯,確保行文流暢無誤
總之,書面表達要做好,主要靠平時多寫多練,解題時應多注意、審題抓要點、文體講格式、行文要正確、成文要多看。
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是語言訓練,又是思維訓練,需長期不懈實踐,潛移默化。教師應遵循寫作教學的經常性、結合性、交際性和多樣性的原則,有意識有計劃地加以指導并進行全面的訓練,放手讓學生反復實踐,早抓、實抓、勤抓,才能做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促進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賈貫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莊志興.全國獲獎英語教學論文薈萃[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