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利用情感教育加強學科教育。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情感教育的運用,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歷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04-0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執教能力。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注重利用情感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首先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要與學生成為朋友,讓學生能夠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自由學習。充分利用好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下面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感教育的幾點嘗試。
一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情感教育的前提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教師才會喜歡這門課程,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有效教學的保障,也是我們運用情感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使學生放松心情,輕松自由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不喜歡教師甚至對教師畏首畏尾,上課時不敢提問、不敢思考,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始終處于壓抑的狀態,沒有一點自己的思維,不僅不能夠理解講解內容,也無法提高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用自己陽光、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學生。課下我們可以通過與學生開玩笑、玩游戲等形式,融入學生的生活中;課上我們可以運用幽默的教學語言、親切的教學態度,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因此,學生深受教師的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將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
二 選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一切從學生出發。因此,不管教師掌握了多少種教學方式,實際教學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方式。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歷史教學中,我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思想,不要再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簡單灌輸式教學。而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的不同階段應選用不同的情感教育方式,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在高一時,還沒有進行文理分科,許多想學理科的學生就會對歷史學科不重視,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在看理科的書籍,嚴重影響了正常教學。因此,這時候我們就必須運用情感手段,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端正態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而對于高二、高三年級的文科生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他們的必修課,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逐漸學會自主學習。教師應利用情感教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解放學生的思想,教會學生學。
三 選擇恰當的學習方式,運用積極的教學評價
在高中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同樣適用于歷史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都可以自由溝通交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更便于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對所學內容展開討論。教師要在討論的過程中,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思考、探索。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巡視各組,對學生難以解決的問題加以正確指導。開展知識競賽、課堂表演等多種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既可以達到教學目的,又可以起到溝通作用。
此外,對于歷史學科來說,課外也有很多教育資源。教師可以適時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歷史文化遺址和博物館,鼓勵他們到社區向老人詢問有關歷史的問題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直觀的歷史、真實的社會生活,在實際活動中發現問題,并綜合運用整體素質去解決問題,提高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綜合認識水平。圖書館、互聯網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的課程資源。歷史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去利用這些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創造精神和群體協作精神。
總之,情感教育的運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非常大的輔助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每一名歷史教師都應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感教育,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方法,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歷史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