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有利條件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此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略談:激發興趣,培養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培養創新動機;拓寬想象空間,培養想象能力。
【關鍵詞】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 主動參與 拓寬 激發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13-01
江澤民同志說過:“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難以屹立在世界先進民族之林”,這充分說明了創新對一個民族的發展和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重視創新教育,引導學生從傳授、繼承性的學習轉變為探究和創新性的學習。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通過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 激發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創新能力的前提,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只有學生具有創新意識的頭腦,才能為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傳統的教育抑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填鴨式的教學催眠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教師的權威宣傳窒息了學生發揮主體地位的作用,對疑難問題的處理不當扼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一種使學生感到新穎、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不怕出現語言錯誤,敢于跟老師或同學辯論疑難問題和提出質疑,并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圍中才能迸發想象和創新的火花,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提供給每一位學生展示自我才華和才能的機會,從中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多給予學生一些表揚和鼓勵,用欣賞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自信和力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爆發更大的能量,從后進生變為優等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了學生的意志和毅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勇于質疑和創新的精神,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 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全過程,培養創新動機
創新動機的培養要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全過程,徹底貫徹“學中用、用中學、學用一體”的思想和行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自教自說的教育模式,應該用新穎的現代教學模式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理解教學內容,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運用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此外,教師在講授現有的教材基礎上,應精心挑選一些具有一定趣味和知識性的課外閱讀書讓學生看或讀,并要求學生做出看書筆記,寫出讀后感,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現實中,當學生自己體驗到學的知識在現實中有很大的使用價值時,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覺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此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對他們的進步和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評價,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不斷進取,增強學生自學的信心,保持自學的熱情。其間評價者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學,讓學生參與到對自己或對同學的評價中來,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有效激活學生的創新動力,提高學生創新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動機。
三 拓寬想象空間,培養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創新的基礎,也是創新的開端,語文教學中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當今科技突飛猛進,知識更新快,學生的想象力不斷豐富,很喜歡異想天開,但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才能使學生步入正確的思維想象,所以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強化學生的天性,學生只有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評價,思維才會更開闊、靈活,才能把這種想象力發揮到極致,語文教師在設置作文題目時,應盡量運用自由命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教師在作文指導和講評時要對學生的寫作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對于寫作內容可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用新穎奇特的寫作形式,拓寬想象空間,提高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各類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水平。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