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曾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因此我們可以說:音樂是使人心情舒暢、輕松快樂的最佳途徑。所以,樂(yue)即是樂(le)。
音樂學習本身就是一件簡單快樂的事情,學習的過程應是愉快順暢的。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帶給孩子音樂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帶給孩子快樂,讓孩子們樂(le)在樂(yue)中!
一 在音樂教學中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輕松地學習,放心地思考,不用擔心老師的責罵,也不用擔心同學的譏諷。在這種狀態下回答問題的準確率最高,最易產生靈感,語言最易有光彩,見解最易獨到。如果老師上課一臉嚴肅,課堂氣氛一定沉悶、緊張。學生怕惹著你,哪還有心思聽課,更不敢起來發言。就像魯迅所說的“掌柜是一幅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師生關系并非掌柜與主顧的關系,所以不要搞得很沉悶,要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在音樂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把快樂的心情帶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為此我總會在初一新生中教唱《一年級的小男生》這首歌。每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學生就會不約而同地唱到“老師請你別生氣,相信我會長大的”,而老師聽到這首歌后,心里的埋怨、責怪也會減少很多,自然會心平氣和地與他們講道理了,課堂氣氛重新活躍起來,老師也會原諒他們。
二 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可以成為音樂課“調味劑”,使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的并不都是在生活中充滿陽光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或看書、或作業、或寡言、或行為古怪。教師就該多加關注他們,適時適度地使用幽默、詼諧、風趣的語言感染他們,使孩子產生愉快的心理狀態,再加上音樂課的情感渲染,會幫助他們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性情,完善他們健全的人格。使不快樂的孩子逐漸快樂起來,使快樂的孩子更加快樂,這是音樂課堂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在音樂中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課堂教學是由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完成的。幽默、風趣的語言,平和的態度,縮短了師生情感上的距離。師生關系融洽,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夠體現師生平等的教學原則。幽默、風趣的語言既是獨特的教學手段,又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靈活而恰當的運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培養創新精神,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可以使音樂課堂教學產生無窮的魅力,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成為一種享受。
三 教師的情感表達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點
教師的情感表達不僅影響著自己的教學思想和語言表達,更為重要的是影響著學生的感知、思維、記憶、想象等認識活動以及學習的動機、興趣、態度等。富有情感的生動講解,都會激起學生相應的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學生受到鼓舞、感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良好的課堂氣氛向教學活動縱深方面發展。在《金色的秋天》一課教學時,為了達到上課效果,運用現代化的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學習歌曲《西風的話》時還加入手語,讓學生不但學會歌曲,還學會用自己的愛去關心和他們同齡的殘疾學生。老師的情感表達,都隨著音樂的展開而同步進行。此時,學生聆聽優美的音樂,想象著栩栩如生的畫面,感受著教師美好生動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語言,他們完全沉浸在審美的情境之中。一切可感知的審美因素,從各種渠道綜合作用于學生的情感,達到了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
四 快樂的課堂評價,音樂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評價的原則:(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2)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準確地學到知識,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選擇和創新成果。(3)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如:學生在提出合理問題后,老師及時激勵、表揚,先滿足他們情感的需要,逐漸把拓展性的思維空間留給那些需要較高層次的學生,組織他們爭論、交流,滿足更高的情感需求。老師只要把握好每一次機會,幾乎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成功享受。把課堂交給學生,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成長。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樂學的情境,讓音樂課堂成為孩子們自由表達、放飛個性的樂園,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感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能主動地學習、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動、愉快地成長。
快樂像精靈,給予你溫柔的安慰,讓你重拾對未來的信心。嘴角輕輕上揚,你會發現,快樂其實無處不在,同學們向快樂出發吧!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