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教學的分層教學,要低起點、多層次、因材施教、精講精練、提高效率。
【關鍵詞】循序漸進 分層教學 精講精練 鞭策鼓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2-0142-01
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意識的行動,需要多激發,推動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針對學生厭學,甚至懼怕數學的情況,應以分層教學為突破口,要低起點、多層次、精講精練,提高效率。
一 低層次導入,循序漸進
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講課前先要復習舊知識,在導入新知識之前,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消除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畏懼心理。例如,在講授立體幾何起始課時,為了說明什么是立體幾何,它研究的對象是什么等問題,教師可舉這些例子:學生課桌的高低、桌面的大小、教室的大小、教室的高度、門窗的大小等,該怎樣設計才能在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又能滿足學生的審美要求。再如學生們穿的各式各樣的服裝,都是設計師根據學生身體發育的特點和實際生活需要,并結合人體這一“空間幾何體”形狀的實例而設計的。這樣低層次地導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概念生活化、直觀化、形象化,有利于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學生認識到數學并非高深莫測,它是存在我們身邊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客觀事實。只要我們細致觀察生活并勤于思考,就會發現學好數學并不難。
二 教學內容分開層次
為了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在低層次導入的基礎上,讓教學內容按不同層次從易到難成階梯狀分布,不斷地延伸、遷移基礎知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適應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要求。對于數學基礎好的學生,實施大容量教學,從而保證學生從每節課中獲取較多的知識。這樣,既照顧了后進生,也滿足了優等生,兼顧各層次學生。
三 精講精練,強化能力
精講即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認識、思考、發現,最終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精講重點、難點及反饋中的共性問題。同時我認為要掌握知識,必須多練,讓學生多做題,做經典題型等,即精練。練習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實踐過程,只有通過練習才能暴露出學生的問題。因此,精選例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對比歸納,進而要求學生自己多思考、多體會、多總結,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其次,建議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與復習建立檔案,目的是讓他們更扎實地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為復習節省大量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因材施教就是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組織教學,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良好發展。可用以下措施:(1)要深挖困難生的學習潛力。在教學評價中對困難生多一點關懷,多一份愛心,采取優先提問,優先演板,優先批改作業,優先反饋教學信息等方法,使后進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指導和解決。(2)要確定相應的教學起點和恰當的教學目標層次。因人定標,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分步落實,分層推進。(3)歸納和提煉教材,在化繁為簡、化生為熟、化難為易的教學過程中接受學習的知識,進而吃透教材,掃除學習中的障礙。
五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已經進入了教室,對于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其鮮明的特點:(1)能有效增大課堂容量。(2)減少教師板書時間,使教師集中精力把知識講透講深。(3)直觀性強,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使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狀況的不同而設置不同難度的題目,為分層教學提供了一個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板書量大的內容可用多媒體演示,這樣就為根據學生的不同設置不同的習題提供了足夠時間,可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設置成兩類題目,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六 鞭策優秀生,鼓勵基礎較差的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將解答擦掉,請學生回顧解答過程。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進一步挖掘、探討,及時鼓勵,及時鞭策,增強信心。
通過分層次教學,學生由原來的聽不懂發展到聽得懂,由原來的不愿學發展到主動學,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