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任,而培養學生優秀的思維品質,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思維品質在思維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兒童的思維具有批判性
童言無忌,童思更無忌。兒童的思維不需“前怕狼,后怕虎”。因而他們的思維往往具有批判精神。有這樣一件事:一位家長常領著上小學的兒子去池塘抓魚。抓魚前,他吩咐兒子不要出聲,否則,魚就會往深水處跑。有一天,兒子一個人去抓魚,竟抓回許多,家長忙問怎么抓的?兒子說:我先在池塘中挖一個深水坑,再往池塘四周扔些小石塊,魚就跑進我弄的深水坑了。這個耐人尋味的趣事說明了父子間思維的差異,而孩子的思維則更具有批判精神。
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時,老師先組織學生動手看看平行四邊形,并動手挪動等,這樣對平行四邊形性易變形的特點有了理解。當時有個孩子卻提出:“在四個點上釘上的平行四邊形如果釘牢了應該很穩定的呀。”此言一出馬上有很多學生對這種看法表示贊同,我想也只有兒童才能有這樣獨特的想法吧。實際上這里的圖形存在著“抽象”與“現實”的差別,作為書上的數學平面圖形是不可能用眼睛就直接看出來的。
小學生敢于在老師上課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思維具有批判性,是難能可貴的。因此,老師應該先肯定學生的認識,充分地鼓勵和支持學生的這些想法,對學生說“你真有自己的見解”,讓學生有成就感。
二 肯定和支持思維批判性
學生的潛意識的思維是愿意“批判”的,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讓他們的批判更好地表達出來。
如有位教師在教學“時間的認識”時,用例子“2∶00”進行教學,結果鞏固練習時,有位學生寫了“3∶000”,他錯誤的認為幾點鐘就點幾點,同時寫幾個零。這位老師考慮學生思維的獨特性,給予鼓勵,然后告訴學生,時間前兩位表示時,后面的表示分鐘,以幫助糾正。
現行教材中有些例子的引用具有特殊性,值得我們探討,教師備課時沒有充分考慮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聯系,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課堂上就有了矛盾、沖突,這樣的情況正是課堂成功的反映。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勇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課堂以學生為主,才能更好地保護學生的批判思維。
三 形成體系,提高批判水準
每個學生都會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水平和特有的見解來解決遇到的問題。相同年齡的學生,他們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可能相同,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問題的理解和判斷都有所不同。我們承認學生批判的不同點。創造機會提高他們的批判力,我們要緊抓多層次批判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
四 放手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教師不僅應該在課堂上放手保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而且更應該放手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1.凡是有疑問的都要讓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促進學生思維內化,使學生知道凡事都應深究其原因,并真正領會
在學習數學四則運算時,先讓學生嘗試186-86÷2=?,學生很自然就先算186-86=100,然后再用100÷2=50。此時,我先不對學生的計算結果做評判,先讓他們在想想算式所表達的意思,然后根據所表達的意思分步解決。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才明白為什么在運算過程中應該先除后再減的道理,最后老師再引申到先乘除后加減是運算的順序。
2.對于教材,教師應該從更高的角度去認識,用“批判”的思維去發展學生的思維
如教材“分數乘以整數”,引入時,用了這樣的例子:3
個 的和是多少?引導學生先用加法計算,再用乘法計算,
然后得出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其實,這道題用乘法計算簡便嗎?沒有。有位教師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用折疊式卡片
制作了一個教具,依次展開卡片,2/9+2/9=?再加2/9呢?再
加 呢?然后整張卡片全部展開問:“100個 連加等于多
少?”這樣很容易幫助學生記住“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斯在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早就提出:未來創造性人格特征中包含獨立性強、自信心強、不輕聽他人意見等特征。從現實中國來看,我們孩子的基礎知識都是比較扎實的,但社會所要的是創新和批判,這樣社會才能在批判中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事物在矛盾中發展遵循的原則。
總之,老師應該根據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堅持有的放矢地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這符合了國家對未來人才素質的要求。學生長大后才具有對老師和教材敢于質疑的精神,求變創新的態度,才敢于挑戰,才有可能創新,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健康地發展和創新。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