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桂林醫學院生藥學學科在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實踐,認為提高科研水平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生藥學 本科生培養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030-02
能力是在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運用知識。如通過生藥學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真偽鑒別能力、中草藥開發利用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要重視學生智力技能的訓練,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勇于實踐,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反復強化訓練,形成較穩固的智力技能,以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概括能力的發展。下面談談我院在這方面的做法。
一 在生藥學教學中改革教學方法
1.舉辦生藥鑒別大賽,提高學生生藥真偽鑒別的能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具備實戰中鑒別生藥真偽的能力。為此,開展了創造性的教學活動,近3年每年舉辦一次“生藥鑒別大賽”,學生按班組成代表隊,每隊選出一名主答選手,隨機抽取隊員參與必答題,競賽成績記入生藥學總成績。競賽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生藥的辨認,抽出60種生藥標本裝入塑料袋中,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內辨認出藥名;第二部分為生藥學知識問答,有必答題、搶答題、題板題。題板題是給出生藥名,一個參賽隊員用生藥性狀或顯微鑒定的知識,用動作表達出該生藥的性狀或顯微鑒別特征,另一個參賽隊員背向題板,答出生藥名。例如,一個參賽隊員用動作表達出星點,另一個參賽隊員答大黃。
學生對這種競賽反響十分強烈,他們喜歡這種形式,賽場的氣氛異常熱烈。通過競賽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學習為樂趣,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競爭意識,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組織小組興趣,認識形形色色的藥材市場
生藥鑒別大賽提供的真偽生藥數量有限,為了使學生了解藥材市場,貼近社會,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我們組織生藥鑒別興趣小組,讓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利用周末深入藥材市場進行調查研究,讓學生看看藥材市場出售的生藥是否與藥典規定相符。在調查中發現一些可疑的藥,買回來研究,果然發現有假藥和摻假的藥,如紅花摻沙、金銀花摻糖并夾雜莖葉、乳香摻石頭、樟腦沒有樟腦氣味、地龍是用植物的根狀莖刮去皮、切成薄片冒充的……通過調查研究,使學生認識了形形色色的藥材市場,看到了生藥的質量問題,懂得了生藥真偽鑒別的必要性,同時提高了生藥真偽鑒別的能力。
二 帶領學生進行科研,提高科研水平
1.組織學生查閱資料奠定科研基礎
要開展科研,首先需要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如何。為了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第一步就是組織學生查閱資料,近年來,先后組織2005~2010級藥本專業的全體學生上網查閱廣西4000多種中草藥的研究進展資料,包括植物形態、地理分布、化學成分、藥理研究、臨床應用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并且資源共享,即全體同學都拷貝每人分工查到的資料,為后續開展科研奠定了基礎。
2.指導學生學寫綜述為科研服務
在做科研之前,需要對自己選擇研究的對象寫綜述,進一步明確前人做了哪些工作,還有什么沒做的,從而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教師不但要告訴學生寫綜述的作用,而且要指導學生寫綜述。因為所帶教的班是大二的學生,他們不知道綜述該怎么寫。我以白花丹為例,綜述前人所做的化學成分、藥理研究、臨床應用等研究,分門別類列出,在展望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期望。引用的每篇參考文獻都要隨文注明文獻出處。通過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和寫綜述,使學生知道開展科研的前期工作該怎么做,也學會了寫綜述,提高了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近兩年每個學生都寫一篇綜述。并組織宣讀,讓全班同學評分。
3.指導和帶領學生搞科研
生藥學的主要任務是應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研究中藥及天然藥物的資源、鑒定、質量評價和開發利用。隨著科學技術和現代儀器分析方法的迅速發展,生藥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不斷擴大,需要多學科的合作,才能適應新時期學科發展的需要和中藥現代化的需要,因此,我們生藥學學科與分析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及生物技術等學科密切合作,指導和帶領學生搞科研,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壯藥的開發利用、藥用植物細胞組織培養、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生藥真實性鑒定的方法學研究、廣西特產藥用植物抗癌等活性研究。每年都有一些學生的研究論文在國家級甚至是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許多學生畢業論文選題與生藥學研究密切相關。一些學生在生藥學研究方面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還有一些學生考上了生藥學科的研究生,甚至考上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重點大學生藥學科的研究生。
三 在生藥學教學中改革考試方法
考試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評價和改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考試對教學過程具有鑒定、導向和激勵功能,考試改革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養成。為此,我們對生藥學考試改革與學生能力培養進行了探索。考試改革的原則在于注重培養學生素質的綜合、協調發展。通過考試使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推進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加強過程考核,提高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開發考試的功能,發揮考試對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制訂了考試大綱,明確規定考試的重點內容、考試方法和方案,有目的地開展教和學;考慮知識和技能的并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繼承和創新的并舉,注重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注重對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考查,減少機械記憶便能作答的題目,增加需要經過分析、綜合、歸納才能作答的試題。實驗考查內容考核學生應用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解決生藥真偽優劣鑒定和生藥開發利用的問題;布置討論專題,讓學生寫出綜述或專題研究文章。學生通過擬定探究內容,分工協作,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究性學習。
改革后的考試形式有開卷、閉卷、筆試、口試、寫論文、實驗設計、討論等。并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讓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
鼓勵學生根據理論學習、實踐探索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做出合乎題目要求答案,為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自由空間;總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與形成性成績(論文綜述、實驗考核,面試,討論、作業等)組成;某方面成績如論文、綜述成績的評定可讓全班學生在聽論文演講后參與打分;使考試方式從對獲取知識量多少的評價向“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評價轉化。力求學習效果的評價更合理、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評分標準。
四 結束語
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我們對生藥學教學和考試進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實踐表明: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人才培養的關鍵,考試改革是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我們將繼續深化教學和考試改革,深入進行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杜澤鄉.《生藥學》考核改革與學生能力培養的探索[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2):43~45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