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樂體育從情感教學入手,重視愛的教育、美的教育與各項運動所獨具的樂趣,強調學習興趣與創造學習。在高校籃球課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中進行籃球教學,提高大學生對籃球課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快樂體育 地方院校 籃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068-02
一 快樂體育
快樂體育是指從情感教學入手,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的體育教育思想,它重視愛的教育、美的教育與各項運動所獨具的樂趣,強調學習興趣與創造學習。它不僅把運動和情感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而且視為直接目的。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受國外快樂體育理念的思想影響,我國傳統體育教育方式受到了沖擊,從中小學到大學體育教育中,逐漸認識到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更能使師生開展互動教學,在快樂和興趣中使枯燥的體育技術、技能、動作要領等訓練得到弱化,使學生更能用輕松的心態面對訓練和學習。
快樂體育理念從運動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對不同學齡時期的學生的特點進行研究,分析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把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群體協作、目標教學等方面積極鼓勵和引導,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參與到快樂運動當中,游戲中形成和諧的師生教學氛圍,達到快樂與教學的完美結合;快樂體育理念包含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激勵性、實效性等原則,著重師生情感交流與互動,講求師生的協同教學,尤其注重親身體驗與感受。同樣,逐漸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終身運動的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 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一刀切,忽視個體塑造和培養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在整體辦學思想中,秉承服務區域、面向基層、突出特色的辦學總體思路的比較多,具體在籃球教學中就是為周邊省、市、縣、鄉培養基層體育工作者,實施全民健身運動。從這個層面講,籃球教學意義深遠。一直以來,一般地方本科院校都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的體育運動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鶎芋w育更多的講求基本技術、動作要領和規范、規則、場地設施、運動與保護、運動生理等方面最基礎的理論。地方學院籃球教學中,面對服務基層的導向性目標,注重對籃球動作要領的講解和教學,無可厚非。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就被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所掩蓋和忽視,一個老師經常要在課堂上同時帶幾十名學生上課,很難對學生個性培養帶來針對性的教學,沒有辦法形成個性化的教學計劃,更不可能形成長期有效的個性培養機制。單一的一刀切的方式,使學生動作和技術整齊劃一,籃球的個性化培養無從實施。
2.籃球課成績模式化,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慣有的教學思想下,成績說明一切,成績就是硬道理的觀念深入人心?;@球技術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的課業成績。
三 籃球教學中的快樂體育
1.學生的主體地位
地方院?;@球教學中,能夠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此作為出發點,以培養面向地方基層體育教育為方向。在教研活動中制定切實可行、符合地方院校軟硬件教學設施的教學目標,并按照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籃球專項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認識自身優勢和不足,明確自我學習的階段性成果,樹立良好的心態,努力達到自我奮斗的目標。在籃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基本功訓練的同時,在教材設計上,針對學生將來大多服務地方的培養目標為就業導向,從籃球各個層面的專業化技術角度進行人才培養。同時對于身體條件出眾,具備十分潛力的學生,實行送出去的方式進行培養,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地方及省大學生籃球比賽,用實戰來檢驗教學,同時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2.籃球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
地方院校在籃球教學中,更要注重對學生籃球興趣的培養。教師們深知興趣對于籃球教學的重要推助力作用。在教學中,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采取了勝利教學法和快樂教學法兩種方式來調動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勝利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設置不同的教學環節,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身體素質,進行同類分組,在根據各個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制定各自有優勢的籃球比賽規則,讓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自豪感。在勝利中樹立信心,不斷的成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快樂教學法就是在籃球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各式各樣的籃球游戲,如增加球感練習的兩人三足夾球練習,單人背球匍匐競速,類似4人一組的“溜猴”游戲等等。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快樂籃球理念下,可提高地方院校整體教學水平,在教育教學方法、師生和諧關系、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作用,在今后的籃球教學中,將進一步挖掘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快樂體育、快樂籃球帶到課堂,帶動區域籃球整體水平的提高,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振華、周靜.倡導“快樂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J].甘肅科技縱橫,2006(1)
[2]彭秋發、孫占學.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3]田征.最新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與課程開發設計及經典案例大全[M].北京: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8
[4]師小蘊.快樂體育和體育與健康教育關系辨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5)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