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文章從五個方面來談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使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關鍵詞】英語學習 興趣培養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077-02
興趣是一個人探究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積極態度,是一個人優先對一定事物發生注意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部分,是學習的動力,也是發展智力潛能的契機。本人認為,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興趣、打好語言基礎,關鍵是興趣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本人認為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他們從被動的語言學習中解脫出來,化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本人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 初中學生的興趣培養應從初一開始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在小學期間便接觸了英語,對英語并不陌生。但對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真正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還是從初中開始的。所以對剛踏入初中校門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這門功課充滿了好奇心與自信心。而且初一學生模仿能力強,心理障礙較少,參與性高,喜歡表現自己。他們對一種新語言的學習往往產生強烈濃厚的興趣。但初一學生注意力又較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能集中注意力并能持久。對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我有幾點體會。
1.給每個學生取一個英文名,創造英語的氛圍
學生對自己的名字尤其是“洋名”往往很感興趣。他們也喜歡用英文名稱呼同學。即使課后也如此。如果課文中的對話中恰好有同樣的名字,他們就會感到更加親切。
2.引用生動有趣的故事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而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該用“填灌式”教法,單純以灌輸語言材料為目的,而應通過創造各種較貼近生活實際、自然愉快又令學生感興趣的情景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消除他們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在這十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把課堂知識串成一個小故事,邊講故事邊學知識就是其中的一個好方法。比如教到《Come and meet my family》這一課時,我就從自己家人發生的某些故事開始,然后涉及其他人物,再讓學生談談他們家人的一些小故事,使得原本枯燥又易混淆的幾個名稱的單詞具體清晰了起來,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3.導入歌曲與順口溜
初中生大多好奇心、好勝心強,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真研究教材,以激揚規范的語言表達、整齊的儀表姿態,吸引學生進入英語世界。具體而言,第一節課老師不必急于教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可以用英語給學生們先唱幾首他們熟悉的兒童歌曲。如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 will be”“Hello,my dear friend”等。順口溜除課文中涉及的以外,還可以根據相應的內容添加。例如在講授英語七年級下冊中的關于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我就把各部位名稱編成了順口溜eye-eye-nose,ear-ear-mouth,hand-hand-face,leg-leg-foot,arm-arm-neck。在做示范的時候我還加上了動作,邊說邊夸張地用手觸摸自己或學生的相應部位,然后帶著全體同學跟我一起邊說邊做動作,先慢后快。重復幾遍之后進行比賽,看誰說得最好,動作最準。通過這樣的安排,使原本枯燥又難記的幾個單詞一下子就變得簡單易學多了。短短20分鐘,全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能熟練地說出這幾個單詞并準確地指出來。有的同學課后甚至跑到我的身邊一邊大聲說著順口溜,一邊在自己的臉上和手上摸來摸去。
4.加入誘人的小游戲
游戲向來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游戲的類型很多,教師在設計游戲類型時,可以根據初一學生的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的特點,要及時把握他們對英語的好奇心理,努力創設說英語的氛圍,盡量增加說英語的機會,使學生在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進而增強學習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每個話題的具體內容,教師可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游戲活動。如教學水果單詞時,可以設計“猜袋中物”這一游戲,教師把新鮮水果放入書包,由每組的第一名學生輪流猜,可以問:“Is it a banana(an apple,orange)?”猜對了為優勝,并作為獎品獎勵給學生。這個活動將背單詞轉化成一種游戲,學生潛移默化地把學習演變成一種較為自然的交流活動。同時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英語的情境,使學生感到學單詞也會很愉快。在教學人體部位時可用“聽單詞做動作”,如在Shopping時,我買了許多水果及蔬菜把學生分成四組進行現場Shopping,這種新奇而又有趣的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把他們帶到一種主動學習的意境之中。當他們得到了本應在課堂中得不到的東西時,他們就格外的開心,即使是課后也欣然自喜。興趣的產生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我覺得外語教學的根本出發點是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Doing things with English.
初一的學生如果對英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對他們初二初三的英語學習都是極好的鋪墊。反之,如果學生在初一就開始對英語產生了厭惡感,則在之后的學習中很難喚起他們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任課老師有很大的關系。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學中,對教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心目中的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具有親和力、親切感的教師。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堂高質量的英語課的前提。盧梭說:“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 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愛護他們的目的。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創造一個師生和諧的良好環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關系。這樣,學生就會由愛英語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使學生從喜歡學、愿意學到自覺學,由“苦學”到“樂學”。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學生才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三 巧妙運用幽默,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中學生的特點是:愛說愛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如果教學中忽視這些特點,單純沿用傳統教學模式,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機械地講解,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容納器,填鴨式地向他們灌輸在他們眼中枯燥無味、冷冰冰的語法、詞匯,他們便會對課堂學習不感興趣,因而也就談不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
但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相當多的一線英語教師反映在上英語課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缺乏興趣,學得枯燥,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甚至一堂課沒有幾個人聽課,老師教的乏味,學生學的缺乏激情甚至師生關系緊張等等。這種現象往往是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模式缺乏吸引力,唱獨角戲,無法激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大幅提高英語教學成績了。分析和探索幽默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使用形式,使中學英語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模式趨于藝術化——幽默化在當前的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我覺得幽默是改善學生與英語學科之間關系的黏合劑,每個學生都喜歡幽默風趣的老師,使得課堂里時時有笑聲,和諧輕松地度過每一節課。
記得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幽默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激情的一劑良藥。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應著力培養和形成自己獨特的幽默藝術并使之在英語教學舞臺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師就會像磁鐵一般吸引著學生,使學生對英語課由喜之,好之到主動學之和用之;使學生對英語有難以割舍之感,達到英語教學的最高境界。讓我們相信幽默的英語教學藝術是學生與英語之間關系的黏合劑,因為它能使學生“積極情態,高效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切實有效的。
四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幽默是英語教學中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但單一的教學方法又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英語老師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如實物、圖片、錄像、幻燈、模型、簡筆畫等,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可以用實物巧設情境,用動作表演情境,用語言描述情境,用音樂伴隨情境,用圖畫烘托情境,用電教模擬情境,用表演體會情境。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不斷探索,不斷追求。
比如教單詞的過程中,我們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教師可制作與教學有關的實物,讓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比如一些小椅子、小鞋子、小車等更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學生聽得懂和大致聽懂了的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話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從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發展,也要有一個好的結尾。下課前可根據不同情況給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一下課堂主要內容,唱一首歌曲等。
五 作業評定的多元化
傳統的作業批改比較單一,枯燥乏味,往往過于注重作業的客觀結果,做得好的用“Good”,做得不好的就干脆什么評語都沒有,忽視了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方法、態度和情感,尤其缺少鼓勵性評價,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在評價學生作業的時候,不妨抱著一種欣賞的眼光和一顆寬容的心,給學生寬松而有鼓勵性的作業評價,使他們覺得完成作業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負擔,表現出喜悅和求知欲望,激起克服困難的意志,在積極完成作業的同時,充分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自我個性,自然也就讓他們從內心喜歡完成英語作業,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的相機誘導,不斷努力,積極探索,讓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真正從要我學英語的態度轉變成我要學英語。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