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對學生是一種精神享受,而具有詩意的語文課堂是師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園,也是建立良好課堂氛圍的重要方法,能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堂 語文教師 詩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103-01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備好課,還要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因為語文是文化和藝術的根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技巧和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情感和人格等,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上具有詩意性。
一 詩意課堂的含義
第一,詩意的語文課堂首先要求老師具有淵博的知識。老師是課堂的領導者,要想完成一堂具有詩意的語文課就要求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藝術性的語言、廣闊的眼界。
第二,詩意的語文課堂應具有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所以學生的學習情況等都不盡相同,詩意的語文課堂里永遠不會有差的學生。詩意的語文課堂強調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歷,是一種心靈的感悟和體驗。教師應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其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去。此外,老師具有詩意的語言會使學生對課堂記憶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終身難忘。
第三,詩意的語文課堂應是具有創意性的課堂。教師作為課堂的設計者,首先應該對所要教授的文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性閱讀,對文章在課堂上的各個演示環節進行具有創意性的設計,使課堂更有效、有趣、有情。
二 詩意的語文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1.首先要求老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
詩意的語文老師自身應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內涵。課堂除了是傳授知識的殿堂,還是教師為學生傳播詩情畫意的藝術意境的重要陣地。作為教師,不能只把教材上每篇文章這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生硬地摘放在學生們的面前,而是需要教師用詩意的語言來催發,讓朵朵欲放的鮮花開在每個學生的心里,讓花香和學生們純凈的心靈融為一體。教師的博學是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向老師尋求問題的解答的積極性。
在現代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問題,而解決的辦法是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學生來幫助其解答,其他學生一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其實并不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是教師錯誤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就是老師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教師應該積極回答學生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心靈溝通。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這是老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的重要表現方式。讓學生來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的方式是老師不負責任的表現。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詩意語言的運用最好能做到字字珠璣,如果一個老師上課風格幽默,妙語連珠,學生會在這種風格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從中受益頗多,從而對語文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老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也是詩意的語文課堂的基本要求
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具備技能和智慧相結合的高超的教學藝術。其在課堂實踐中的體現包括對課堂的設計,處理教材的技巧,教學方法的細節處理,問題的預設,還有板書以及教學器材的應用等很多環節。而藝術性要求教師教學具有個性以及形式的新穎性,沒有這些環節的相輔相成的襯托,即使再優美的文章學生學習起來也會覺得索然無味。教學的藝術性需要不斷的創新和變化,教學的藝術性在傳授的基礎上更應注重對學生的鼓舞和喚醒,藝術性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給學生以學習的新鮮感,使學生更具有學習的動力。
3.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是詩意課堂對老師最基本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掌握知識和生活技能,豐富人的內心世界。一名具有詩意的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就是關注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的共同成長。生命的維持除了必備的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剩下的就是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有時精神的需求會大于物質。教師重要的就是滿足學生對精神的需求,主要表現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對真理的詮釋以及教師自身人格的影響。教育的價值體現在人的生命價值的實現上。語文是所有科目中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帶來的是一種美的精神感受。他們用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及其智慧的應變性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
三 結束語
上好一節完整的、具有詩意的語文課,做好一名詩意語文教師很不容易。詩意性是語文這一學科永遠的追求。作為一名詩意的語文教師,應該用富有感情的、詩意的清泉來洗滌學生的心靈,用激情與智慧點燃詩意的課堂。
參考文獻
[1]馬雪芳.追尋詩意的語文課堂[J].課改視點,2009(2)
[2]楊建萍.做一個有詩意的語文教師[J].語文教學,2011(5)
[3]方莉莉.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J].江蘇學報,2010(12)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