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關于生命的教育。狹義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而廣義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加強學生生命教育十分重要,非常必要。只有加強學生生命教育,他們才會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教師在加強學生生命教育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高興地看到,包括初中政治教師在內的廣大教師在加強學生生命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生命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未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必須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強對初中生的生命教育。
一 當前生命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
思想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教師思想認識到位了,才能在意識到生命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實施多方面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生命教育,從而提高生命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但大多數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認為生命教育可有可無,甚至有的教師認為,生命是學生自己的,何需教育。有的教師雖然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他們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時卻缺乏耐心,更沒有作長遠規劃,從而影響生命教育的效果。
導致教師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評價體系的缺失以及實際操作的困難則是主要原因。一方面,雖然現在學校評價教師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但大多數學校只是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升學成績,因而大部分教師也只是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數是最可愛的”,這句話淋漓盡致地道出了這一現實。另一方面,與考試成績相比,生命教育的效果如何,則相對難以測評,而且容易變化。由于教師評價與教師的專業發展、職稱評聘、職務晉升、經濟收入等切身利益直接掛鉤,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棄難就易,關心考試成績,不關心生命教育。
2.教師教學方法簡單化
生命教育的針對性較強,在我們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系統工作中,它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的方面。初中政治課程涉及生命教育的內容相對較少,資料較為缺乏,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方式,著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但是,有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只是簡單地對學生灌輸生命教育的一點點理論、輕描淡寫地說說生命的重要性,但對生命為什么重要、如何珍惜生命等實質性問題,卻只字不提。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生命教育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導致教師教學方法簡單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和權威。他們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大腦當作儲存知識的容器,忽視了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學生自然對生命的重要性體會不深,難以達到心靈深處的震撼,學生或昏昏欲睡,各做各的,與教師無法產生共鳴,甚至產生對抗情緒,生命教育的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二 加強學生生命教育的對策
1.提高思想認識,明確職責和使命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強調:要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體會生命的可貴,知道應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這科學地揭示了生命教育的歷史地位、時代意義和文化價值,指明了生命教育的方法、途徑。廣大初中政治教師必須深入學習、領會課程標準精神,深刻認識到生命教育是當代教育的本質要求和重要課題,對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從事初中政治教學的教師來說,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是政治教學的內在要求,題中之義,是政治教師必須肩負的歷史重任。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必須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和使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為本,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著力加強學生的生命教育。
2.努力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為此,初中政治教師必須根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深入發掘課程資源,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生命教育。
教學無定法。加強學生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無疑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必須大膽探索,靈活運用。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筆者比較欣賞啟發式教學法,因為這種方法在加強學生生命教育方面比較有效。
在教學“生命的獨特性”一課時,我采用多媒體教學,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情境,然后讓學生談談觀后感。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你們對那些只顧自己逃難的人怎么看?”在學生們陷入兩難境地的時候,我再適時進行點撥:“是啊,我們該怎么辦呢?是舍己救人,還是自顧自逃跑?這里我不想評論,我只想說:在災難面前,每個人會采取不同的行動,因為每個人對生命的詮釋都不一樣,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這點,我想你們長大后會明白的。”雖然最后的闡述學生可能很難明白,但有了這樣的價值引領,相信日后學生定能感悟到生命的可貴與獨一無二。
總之,啟發式教學法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3.充分利用地方課程資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中強調:應鼓勵教師和學生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積極創造和利用課程資源。思想品德課程的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生于每時每刻。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思想品德課程的眼光去挖掘典型事件和案例,如何以思想品德課程的視角去賦予它們課程資源的意義。作為課程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地方課程資源,涉及生命教育的內容相對較少。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感恩教育、生活教育、挫折教育、關愛教育等地方課程資源,融入到學生生命教育中,著力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
總之,生命教育是當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質使命。是政治教學的內在要求,是政治教師必須肩負的歷史重任。初中政治教師必須著力探索新方法,積極創新途徑,努力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生命教育,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
參考文獻
[1]汪基德.新課程對生命價值的關照[J].課程·教材·教法,2004(5):78
[2]周瓊華.選題:開發利用《汕頭的變遷》課程資源的首要步驟[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7、16、21
[4]韓震等.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37
[5]杜桂芳.僑批文化[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9:7
〔責任編輯: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