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尋出信息技術課程如何促進高中生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彰顯信息技術課堂的生命力,而且可通過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提升整個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促進 能力發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129-01
2008年新疆兵團實施信息技術課程改革以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受到普遍的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地位不斷提高。特別是學業水平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有兩次比較大的變化,使課程內容和學業水平考試的難度不斷增加,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不增加課時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考試的過關率,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已成為很多一線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直接實施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針對此問題,筆者進行了一番思考和調查發現,很多老師也特別愿意把課上好,但卻發現理想和現實總有一定的差距:(1)學生一進機房,就高興得難以自制,一邊指尖飛舞一邊眉飛色舞,又說又笑,又跑又跳,直到上課學生的興奮勁也不見減少;(2)精心準備的課,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可認真聽課的學生卻極少,有些學生想盡辦法脫離老師的控制,尋找著“自己的世界”,上網聊天、看小說、打游戲等。
對于以上情況,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都很疑惑:是自己的教學水平不行還是現在的學生太愛玩了?網上和其他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交流、溝通,情況是大同小異,于是許多信息技術教師都產生了更大的疑惑:信息技術課究竟該怎么上?筆者以自己所在的新疆兵團一所師屬普通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為例,談談如何通過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一 激發興趣,主動參與,體驗信息技術課堂的魅力
眾所周知,學生都很喜歡信息技術課。經調查可發現,很多學生并不喜歡跟著老師學習技術,而是喜歡自主上機。上網、游戲、聊天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這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藝術提出了挑戰。在現實中,有些教師抱怨信息技術課難上,學生難教。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學生為什么喜歡上網不喜歡上課?因為網絡的內容學生可以選擇,喜歡什么點擊什么,而上課則必須聽從老師的講授和管理。對此,教師應從興趣導入入手,利用熱點視頻、IT新聞故事、虛擬現實、微博等讓學生在驚喜中,體驗“我參與我獲得”的信息技術課堂的魅力。
二 問題驅動,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感受學技術的成就感
提出問題、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不是單純地教學生如何去操作、如何去實踐,而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學生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去發現問題,并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最終探究成功。例如:在講第五章音頻信息的處理時,了解到很多學生都想有個性化的鈴聲,但從未自己做過,我選擇了當時非常流行的《江南style》音樂為例,并給學生講解制作的方法,然后讓學生給自己的手機制作個性鈴聲并進行演示,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音頻處理的技能,同時也使學生體驗到了自主探究取得成功的喜悅。
三 互動探討,合作探究,讓學生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
合作探究是實施主體發展性課堂教學和創新思維模式的重要策略。筆者所在的學校地處西北邊疆,學生基本來自農牧團場,上小學、初中時信息技術基礎非常薄弱,學生層次不一。筆者嘗試過分層教學但效果并不理想,后來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錯。例如:學習《信息技術基礎》第五章多媒體信息加工時,筆者花1個課時與學生進行即興賞析參加兵團、全國電腦制作活動獲獎的電腦作品,每人至少做1次個性點評。互動點評一下子把學生吸引到了多媒體作品上,很多同學躍躍欲試,然后布置任務如“亞歐博覽會”、“愛我家鄉贊美兵團”等有關的或學生自定的主題,讓學生自由選題,每組6~7名學生,選1名組長負責分工,要求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要根據所學用不同軟件來完成同一主題的多媒體作品。期間教師下去巡視并適時地給予指導。
四 展示作品,多元性評價學生,讓學生體驗技術帶來的快樂
展示作品,是教學過程的需要,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欣賞教育。通常會將學生的個人作業分為好、中、差三個等級,請同學對比各自作品的優缺點,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改進的方向,然后老師再進行點評。對于小組合作的作品會利用一些課時進行展示,并由小組同學自己介紹作品的制作思想和過程,其他同學可以根據作品進行適當的點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一定的啟發,能去其糟粕,吸收精華。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極好的途徑。教師在信息技術課上要著重對學生進行激勵,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創造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春光.淺談小學信息技術的有效性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0(30)
[2]陳軍.中學信息技術探究學習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08(51)
[3]蘭光明.信息技術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價[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6)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