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是各個學校的弱勢群體。在農村初中學困生的比例非常高,時刻困擾著老師的教學。本文主要探討了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轉化學困生的對策。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 關愛 激發興趣 樹立信心 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131-01
一 引言
數學新課標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能均衡發展,是全體教師的共同愿望。所謂數學學困生,就是指在正常的教學要求下,對數學學習感到困難,成績較差的學生。作為教師,有必要去認真分析其產生原因,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防止和控制學困生的產生,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
二 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因素
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仍較落后,文化教育欠發達,家庭經濟也較困難,因而,有的家長只重視脫貧致富,對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家長所受教育程度不高,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導致學生心理負擔沉重。另外,社會中的一些不良觀念及現象不斷侵襲著校園,影響著學生。
2.學校和教師方面的因素
很多農村中小學學校財力、設施落后,很難留住優秀的教師,教育資源更新優化欠佳。在農村學校中衡量一位教師優秀與否,長期以來仍是以學生成績為標準,教師們時刻籠罩在“分”的陰影中,根本無法沖出量化考核等條條框框的重重約束和限制。
3.學困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自身因素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由于家長和老師后天開發不當,導致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成績不佳,從而喪失自信心;在學校及社會群體的壓力和影響下,從內心到行為放棄自我而采取與大多數人相同一致的意見與行為,甘愿放棄進取;最可悲的是學困生往往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失敗結果歸因于自我內部的穩定因素,導致降低自我評價,減弱行動動力。
三 轉化學困生的對策
1.關心愛護學困生
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熱愛學生,更愛學困生,將教師的愛更多地向學困生傾斜,這是教師的天職,也是轉化學困生的基本前提。作為數學教師,首先應該要更新教育觀念,走近學困生,主動與他們溝通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一個可信賴的人,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采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困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學習。如通過拼、擺、剪、比、畫等實踐活動,引導他們認真觀察、探索,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布置作業也不要千篇一律,要有梯度,每次作業安排基礎題、擴展題,讓學生在努力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
3.樹立學困生自立自強的信心
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學困生之所以沒有信心,是因為他們心中有癥結。我們要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首先就要把他們心中的結打開。那么應怎樣打開呢?首先應尋找學困生的閃光點,選準教育時機,及時進行激勵、表揚,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為了讓學困生能建立自信,老師應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思考,動手操作,從而得到正確的答案,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上學期月考有4位學生不及格,我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溝通分析,發現有位學生字寫得工整又漂亮,我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揚他,并鼓勵他:“字都可以寫得這么漂亮,學習也一定可以學得漂亮。”久而久之他們的自信心就慢慢樹立起來了。
4.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助推器,一般來說,數學學困生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學習意志不強,上課不認真,思想開小差,作業不及時完成或抄襲,從不預習和復習,因此,老師要告訴他們,別人學習成績好的原因是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堅持不懈,這樣的歸因,可以引起他們對學習習慣的重視,并自覺地加以培養。另外,還可告訴學生一些有用的學習方法。
四 結束語
讓我們摘閱一位外國教育學專家的幾句話共勉吧:不應問自己:“這學生聰明嗎?”而應該問:“這個學生哪方面聰明?”不應問:“哪個學生聰明?”應該問:“每個學生哪些方面聰明?”
參考文獻
[1]戴聰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6):25~26
[2]姚抗美.關愛學生——課程改革的強大動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3(6):19~20
[3]陳景賢.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C]./泉州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論文匯編,2010:353~357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