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工作執行力是指能將學校發展策略、人力資源、組織運行三項流程緊密連接并協調運作,有效達成學校目標的能力。實現學校既定戰略目標的能力,它包括個人執行力和學校管理團隊的執行力。學校執行力的有無和強弱直接影響學校辦學目標的實現。中層領導干部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上下聯系的紐帶。中層干部在協調發展、加快學校整體運轉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層干部若能堅守本職,提高績效,在工作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架起通暢的信息渠道和反饋渠道,使全校上下一心,必能加快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因此,只有中層干部提高了自身能力,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落實。
【關鍵詞】學校工作 執行力 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151-02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一年,也是加快推進“兩個中心、四個襄陽”建設的關鍵之年,襄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作落實年”。作為一所襄陽市屬中職學校的教師,對于如何落實好學校各項工作,筆者進行了一些思考。
“中國絕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睂W校工作也是一樣,有很好的決策和管理制度,關鍵是落實,也就是取決于工作執行力。筆者發現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執行學校某項工作時,學校領導總感覺結果沒有自己預想的好。于是便出現另一番情景,校長埋怨中層領導,中層領導埋怨教師,教師埋怨校長。平時與同事一起聊天,也經常會聊到: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學校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很多人都把這歸結為處理問題的環境不同,其實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學校工作的執行力。
一 提高行政執行力的意義
執行力概念源于企業,是指企業貫徹落實領導決策、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企業策略成功的關鍵所在。而學校工作執行力是指能將學校發展策略、人力資源、組織運行三項流程緊密連接并協調運作,有效達成學校目標的能力。簡言之,學校執行力就是執行并實現學校既定戰略目標的能力,它包括個人執行力和學校管理團隊的執行力。學校執行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校辦學目標的實現。反思學校管理的現實,我們比較重視學校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學校發展戰略目標的確定,不少學校也提出了很多好思路、好辦法及振奮人心的口號。但是否認真貫徹落實了呢?包括我們的工作計劃、教學計劃等,難以較好落實是普遍問題。管理者長于做決定、布置任務,可在執行和落實環節卻打了折扣,布置的任務和做出的決定難以落到實處。一所學校,再好的目標與構想,再完美的規章制度,如果得不到強有力的執行,最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二 學校工作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精神狀態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近幾年來,由于受大學、高中擴招的影響,所招學生數量和思想、文化等基本素質明顯下降。教師不看好中等職業學校發展前景,工作中存在缺乏激情、干勁不足的問題。
2.大局意識
雖然學校各科室不存在自由散漫的問題,但工作中仍然缺乏團結協作精神,整體意識、團隊觀念淡薄,缺乏協作配合的團隊精神。
3.工作作風
學校工作中雖然不存在高高在上的問題,但工作的高度、速度和力度又如何呢?還存在人浮于事,碌碌無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身在其位不謀其政,對工作不負責任,拖拉扯皮,效率低下等問題。
4.執行情況
執行就是落實。有一本書專門介紹美國的西點軍校,講述了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即對待工作,千萬別找任何借口,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服從、誠實的態度和負責、敬業的精神。學校的各級干部在落實學校各項工作仍然存在落實不積極、不堅決、打折扣的現象。
5.工作紀律
我校為了加強學生管理,制定了“四位一體”的管理措施,在這種管理模式中中層干部是關鍵,但在值班過程中偶爾也會發生脫崗、離崗現象。
三 提高學校工作執行力的關鍵是提高中層干部隊伍的素質
毛澤東同志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同樣,執政之道,重在正確決策,貴在落到實處。中層領導干部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上下聯系的紐帶。中層干部在協調發展,加快學校整體運轉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層干部若能堅守本職,提高績效,在工作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架起通暢的信息渠道和反饋渠道,使全校上下一心,必能加快學校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對此,中層干部更加要提高自身能力,只有能力提高了,學校的各項工作才能落實。本人認為,中層干部在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
1.崗位認知能力
學校中層干部處于承上啟下的位置,角色定位要準。每一個中層干部就像足球場上的運動員,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和職責,而且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個足球運動員,只有心中裝著集體的目標,真正進入競技狀態,場上跑動積極,注意用“大腦”踢球,與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贏得整個球隊的勝利。
2.政策領悟能力
中層干部要正確理解學校決策意圖,把握工作思路,貫徹工作方針和原則。只有理解了工作具體思路的內涵,并以此作為目標來把握做事的方向,才能做到執行時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樣。同時,中層干部必須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令行禁止的作風。有了高度的責任感,工作才能落實、到位、高效。否則,就會出現推卸責任、職責不明、工作失職的現象。有了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風,學校政令才能暢通,決策才能有效執行,意圖才能認真貫徹。
3.計劃條理能力
中層干部對學校決策意圖的理解,具體體現在制訂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中。每學期,各個科室都要根據學校整體工作計劃制訂詳細的部門計劃,圍繞學校的總體思路,結合科室工作特點,落實可行的措施。重大活動、重點工作還要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列出時間表。要保證科室與學校工作的整體性、一致性、連貫性。
4.組織實施能力
這是中層領導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變成現實、藍圖變成行動的過程。其核心是指揮得當、調控有力、激勵有方。學校中層干部要能通過優化組合,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科室工作人員的潛能,實現管理決策層的用心、中層的上進心、教師的責任心“三心”最佳組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培養社會實用的合格人才的目的。通過目標管理方式實現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自我管理。采用必要的物質獎勵和有效的精神嘉獎相結合的方式,讓教職員工產生歸屬感。
5.全面協調能力
事物總是在矛盾中發展起來的。學校中層干部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協調就是溝通,就是及時上傳下達,傾聽“民心”,反映“民意”,解讀校長之聲。學校中層干部直面教職員工和學生,碰到的現實問題很多,協調就是理順并創設人與人、人與事、科室與科室之間的交往環境,是關系協調。最好的協調原則就是實現共贏。
6.有效授權能力
校長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親歷親為,學校中層干部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培養下屬共同成長,成就下屬就是成就自己。因此,無論是教學、學生工作,還是后勤,都應該最大限度地賦予助手、下屬責、權、利,全體教師和所有工作人員才有成就感和責任感。
7.大膽創新能力
中層干部應該時時、事事都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執行不是簡單重復領導的命令,不是機械地照搬教條,應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在制訂計劃、實施方案的過程,要有中層干部自己的智慧,不斷地在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向創新邁進的過程。這樣,學校的決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就能不斷完善,創新也在執行過程中成為組織解決問題的文化。每位中層干部要勤于思考自己分管的工作怎樣才能做得更加到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要敢于破除陳規,善于創新、求變、探索。
加強學校工作執行力建設,是貫徹學校辦學方向、辦學理念、制度建設最基本的要求,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各項工作能否落到實處??剖夜ぷ鞅仨毦哂胸熑胃泻褪姑?,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切實解決工作中不執行、虛執行或亂執行的問題。以能不能抓落實,來檢驗決策的科學性、工作的實效性;以是不是抓落實,來判斷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工作作風轉變的程度;以會不會抓落實,來考核干部的執行能力和管理水平,真正使提高執行力成為每位中層干部的實際行動和追求目標,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出堅決執行、主動執行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2]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6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