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
第一,在教學方法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是教師講課約占30%,教學方法多樣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多邊活動明顯增加,一節課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任務,教學過程圍繞學生展開,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而傳統教學則是教師講授約占70%,授課方法較單一。
第二,在教學內容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主要是教師通過職業的相關性原則來精選教學內容,同時學生又可通過各種探索活動獲得大量信息。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獲得直接經驗,通過記憶方式把握間接經驗,又通過手腦結合掌握直接經驗,二者有機結合,提高學習效率。而傳統教學則是主要來自教材或其他參考書,學生偶爾也通過實踐或實驗獲取知識。
第三,在教學目標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注重對學生知識與過程和方法目標、情感態度目標的有機結合的能力目標的培養。將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行為—操作目標,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作為重要的學習目標去實現。而傳統教學則是注重認知目標,強調知識的重點及難度。
第四,在教師作用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問題的解答者,也是教學活動的主持人、引導者、咨詢者。而傳統教學中教師則是傳授知識的主體。
第五,在傳遞方式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的信息傳遞是雙向的,教師可根據學生活動的成功與否獲得其接受教師所傳遞信息的多少和深淺。而傳統教學教學信息的傳遞則是單向的,填鴨式的,學生被動吸收知識。
第六,在學生參與程度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學生的參與程度大大提高,學生必須獨立地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工作任務,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是積極的實踐者,學生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而傳統教學對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被動的學習。
第七,在激勵手段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的激勵手段是內在的,是學生在完成一項任務后發自內心的喜悅。而傳統教學唯一的激勵手段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
第八,在教學質量控制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質量的控制是多方面的,比如從事未來職業崗位的多張通行證是否具備,適應職業需求及變更的關鍵能力如何。有筆試,也有新穎的口試,還有激發學生興趣的動手能力測試等,這對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應變能力、綜合職業能力起到獨特的作用。而傳統教學控制教學質量只有測驗及考試。
第九,在教育側重點方面,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學生在做中學,然后在學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而傳統教學的側重點是應試教育。
對于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的過程,一堂課就像是一部電視劇或電影,其中,教材是劇本,學生是演員,而教師就是導演。一部電視劇或電影要獲得成功,除了要具有好的劇本和演員之外,有一個好的導演也極為重要。所以,一堂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課要獲得成功,教師的作用最為關鍵。
那么,在職業行動導向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如何準備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呢?根據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我認為有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在學生預習階段的作用。學生預習階段,教師就是一個引導者。一方面,教師應該熟知教材內容,廣泛收集本學科領域的新知識和新技術,精心設計預習提綱,并將預習提綱和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給學生。另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查閱有關資料,收集各種信息。按照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的認識過程假設為信息的加工過程,信息加工的結果就是獲得了知識,如果學習者對達到預定目標具有強烈愿望,就能夠集中精力專心學習。因此,在學生預習新知識的階段,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使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并學會學習。
第二,教師在學生分組討論階段的作用。學生分組討論階段,教師是一個咨詢者或輔導者,起答疑、解惑的作用。這一階段,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所有需要學生解決的實際問題,由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在討論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使實際問題最終獲得解決。
第三,教師在學生展示成果階段的作用。學生展示成果階段,教師既是一個傾聽者,又是一個觀眾。這一階段,要提供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要創立一種輕松活潑的環境,鼓勵每個學生都敢于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觀點和見解,以各種形式表達出來;教師要認真仔細地看和聽學生的討論及講解成果,要善于發現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
第四,教師在點評階段的作用。點評階段,教師既可以是一個主持人或組織者,又可以是一個參與者。評價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和導向機制的作用,讓學生學會自省,解決“下一次在哪些方面應該做得更好”的問題,評價時要找出學生在活動中的閃光點,當學生與教師評定的結果發生偏差時,不要輕易地下結論,否定學生的意見,要討論產生偏差的原因,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修正。點評的形式既可由教師作為主持人進行,又可由學生代表主持。由學生作為主持人進行點評時,教師又能成為參與者。這時,在不會產生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工藝進行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來修正工藝的不足。例如,在焊接實習中,焊接電流的確定,不一定規定統一的電流,只要設備允許,凡是學生自己確定的焊接電流,均可讓學生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找出原因,進行修正。
現代化生產技術的發展,要求專業技術人員能獨立應付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具備獨立解決業務范圍內復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技術更新和新產品的開發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教師通過創設環境,提供信息,讓學生根據工作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等,從書本抽象的描述中提取出具體的學習內容,在更高的程度上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使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較強的計劃和決策能力。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