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剖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學科,實驗課在解剖學習的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對如何提高解剖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做出了探討。
【關鍵詞】解剖實驗課 興趣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1-0180-01
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的形態結構的學科,是重要的醫學基礎課,極具實驗性和實踐性。實驗課的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很好地掌握這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解剖學所學的知識為醫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只有掌握好解剖學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醫學相關課程。解剖實驗課在解剖學的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實體標本的學習加深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
與解剖實驗相關的教學方法比較多,如PBL教學、直觀性教學、多媒體教學等。PBL教學是以提問為基礎的教學,由老師課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但是,解剖學知識較多,需要記憶的名詞、結構容易搞混,如果一味追求自主學習,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掌握好知識點。直觀性教學是通過實物示教、直觀教具等指導學生觀察而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教師為學生示教實體標本、模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把握。但這種教學方法趣味性差、缺乏動感,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是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信息載體來開展的教學過程。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科技的發展將平面的知識立體化,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的專業程度較高,在應用上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體軟件的操作也有一定的難度,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
近年來由于尸源匱乏、標本陳舊使用過多、標本更新受限制等原因,使得醫學生動手機會越來越少。而解剖學名詞繁多,結構復雜,枯燥難記。這使得解剖實驗課的教學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親身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實現了解剖實驗課的興趣化教學。
興趣很重要,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去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教與學之間的活化劑。在解剖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運用興趣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對解剖標本的興趣,從而加深鞏固對人體各個部位形態結構的記憶,提高教學效果。我校學生為初中畢業就升進來的中專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在剛剛接觸解剖學時對人體的結構、標本的制作都有一定的興趣。隨著學習的逐步進行,需要掌握記憶的知識越來越多,逐步會出現自我放棄的現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降低甚至消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
在解剖實驗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由教師引出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重點,學生自主地結合標本、模型鞏固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一定的指導,最后要為學生進行示教,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把握。
教師示教的過程中可以多聯系臨床實際,將解剖學知識與臨床病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況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解肘關節時,我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將肘關節的組成、特點、運動進行講解,結合日常生活中小孩肘關節容易脫臼的例子,讓大家分組討論為什么成人肘關節不易脫臼,讓每組出一名同學上臺解釋說明。最后教師進行總結作出結論:因為嬰幼兒肘關節橈骨環狀韌帶發育不完善,當受到外力時容易出現橈骨小頭半脫位。這樣舉例、分組討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分組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課本上枯燥的文字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如講眼眶與鼻腔時,提出問題:“為什么特別傷心的時候會一把鼻涕一把淚?”由學生分組討論,最后教師作出總結:因為鼻淚管連通鼻腔與眶腔,當流淚多的時候眼淚會順著鼻淚管進入鼻腔,所以會痛哭流涕。通過這樣的舉例,將日常生活中以及今后臨床實習中遇到的問題與解剖學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還可以把一些簡單、明快、順口押韻的歌訣來幫助學生記憶。如12對腦神經的順序用“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迷走副舌十二全”來描述等。如此類推,學生很容易就把這樣繁瑣的內容記住了,并且記得很深刻。
在實驗課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本節課的課堂效果,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情況布置課后作業。如學習完骨的內容,要求學生對照圖譜繪制骨的結構圖,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學習完內臟可以要求學生繪制肝外膽道的結構圖,從而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在每次學習中要注意前后相關知識的延續,要注重系統知識的把握。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與學生多進行互動,才能發現學生的興奮點從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振東、張林、苗瑩瑩、付升旗.多種教學方法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1(1):78
[2]梁勝、王卿.解剖教學點滴[J].經濟研究導刊,201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