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人才的概念不再是指一個人的專業技能,擁有出色的心理素質、團隊意識以及創新意識更成為了一個人寶貴的優勢和制勝的關鍵。拓展訓練有“先行后知”的特點,能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領悟知識與道理的體驗中來,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自信的美好品質。將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中,大大增加了課堂趣味性,彰顯了體育教學的功能與價值,更能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育 拓展訓練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065-02
自1995年素質拓展訓練從香港引進內地后,發展迅速,成為一種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方式,它順應了我國高職教育的內涵,突出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全面關注學生技能培養的高職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潛能、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發揮著積極的現實作用。
一 拓展訓練的基本特點
拓展訓練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以提高團隊意識、磨煉意志、開發潛能、提高身心素質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讓個人或團體在游戲中完成相關活動。它具有如下特點:
1.兼具共性與個性
拓展訓練以小組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考察團隊中每個成員的集體協作能力。成員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以及相關的要求,對自己和團隊負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盡量發揮個人特長,彰顯個人作用,提高集體合作優勢。
2.體驗式學習
拓展訓練的實踐性決定了其中各種教學活動也具有體驗的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出與現實相關的問題,并且不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而是給予學生適當的線索與素材,讓學生針對問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觀點,自主進行討論、交流,在討論交流中發現新問題,完善自己的答案與見解,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案,最后得出結論,完成現實問題的解決。這一教學方法打破了以往教學中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更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愉快地參與到知識技能的學習中來,通過親身體驗得到深刻印象,挖掘自我、提升自我、培養自己的創新實踐能力。總的來說,拓展訓練中的體驗式學習是一種自我學習的過程,它符合了高職教學的目標,同時為學生未來踏入社會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以及職業能力打下基礎。
3.拓寬極限,挑戰自我
在拓展訓練中,所有的活動項目都具有一定難度,在面臨種種困難時,學生需要鼓起勇氣克服心理的恐懼,充分發揮自我調節作用,調整好心態,挖掘自己的潛能,從而挑戰、戰勝、提升自我。這一過程中學生既突破了自我、挖掘了潛能、樹立了自信,又培養了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
4.自我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對學生簡要講解課程的相關內容、提出教學目的、任務要求以及需注意的安全事項,不給出方案流程,也不參與討論,將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即使是課后的總結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而教師只是稍作小結,這樣一來便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對于提升高職體育教學水平也具有良好效果。
二 拓展訓練的作用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以及行業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現實需要要求拓展訓練的教學內容走進高職體育教學的環節中。無論在身心健康還是思想品德方面,拓展訓練的開展都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有利于實現高職體育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良好發展。
1.有利于形成高職體育課程的特色
高職體育教學的拓展訓練課程與其他專門拓展訓練機構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借鑒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創新的培訓
項目,并不簡單地模仿或照搬常規的課程模式。拓展訓練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教學條件、校園地理特色,在要求、內容上與體育課程互相滲透,在體育課上推廣拓展課程,形成體育精品課程,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2.有利于體現課改要求,推進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
在傳統的體育教育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往往得到更多重視,而心理素質以及其他的非智力因素卻常常被忽略。把拓展訓練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有效彌補和改善這一缺陷,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不僅鍛煉身體,還能真正領會體育的內涵、運動的本質,并切身體會到堅持、毅力、團結和意志的重要性,讓學生投入課程設計與活動過程中,培養其創造力和想象力。
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
處于青春期的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要超乎常人想象。拓展訓練不僅在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康的職業性體育素質和健康的工作實踐價值觀方面效果明顯,而且能滿足學生們對拓展訓練的好奇心,規范了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價值體系,為其將來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4.有利于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當下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未經受過真正的磨難與挫折,而如今社會卻又充滿著競爭與壓力,學生的吃苦精神和心理承受力亟待加強和提升。無論是縱觀歷史還是橫觀當下,成功的關鍵都不只在于接受教育的背景、智力,而是一個人能否集中精力、下定決心,擁有永不言棄、奮勇向前的精神。而素質拓展訓練中親身體驗的特點正符合了要求。
5.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結合
拓展訓練的一大特點是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包括了認知活動、意志活動、情感活動和交往活動,操作步驟明確,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在拓展活動中,學生所要進行的不僅是簡單的生理活動,更需要的是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克服膽怯心理,進行積極的思考。如此便達到了鍛煉學生身心的效果。
6.有助于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氛圍
由于素質拓展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性、團結合作性以及面臨困境時頑強不屈的精神,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也培養了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對順逆境平和以待的心態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關系融洽、和睦相處,對構建和諧校園有很大作用。
7.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二十一世紀,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推動力,創造力所推動的知識與經濟的發展程度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創造力也是衡量人才質量的重要尺度。而素質教育的重點,正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可見,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造力自然成為拓展訓練的重中之重。它提供給學生一個激發自己創造性思維和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的平臺。
三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第一,廣義的健康包括了身心、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健康,通過對拓展訓練的探析,結果表明把拓展訓練納入到高職體育教育中,既促進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發展,又培養了大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促進和諧、增強團結的有效手段,作為高職體育教學的內容,它發揮了體育的育人功能與社會功能。
第二,高校教育者還應當借鑒素質拓展訓練先進的培訓項目和理念,不應局限于以體能訓練、個人競技為主的項目內容中,為使學生的心理素質、社會適應能力得到全面協調發展,應當促進教學多元化,鼓勵學生親身實踐和體驗活動過程,切身領悟拓展訓練帶來的精神收獲,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第三,由于目前開展拓展訓練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仍處于初級階段,拓展訓練的概念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甚至很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是拓展訓練,因此高職院校在開設拓展訓練方面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而這也正好說明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具有積極的意義。
第四,從實際需求出發,高職院校應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定位,并充分利用拓展訓練這一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體驗與經驗分享,做好創新與實踐工作,全心培養學生未來從事職業所需要的特殊教育素質以及進入社會所需要的適應能力。
2.建議
第一,在拓展訓練的教學中,教育者會面臨一些諸如訓練場地建設的問題,因此應當事先做好調研、探討論證、設計和實施的準備,充分認識與利用拓展訓練的特點與作用,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使學生真正受益于拓展訓練這一優秀的教學方式。
第二,拓展訓練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不是簡單的游戲和娛樂的疊加,這便要求教師在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同時,還應當不斷拓展自身管理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為開設這一課程所需要的軟條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設計出的課程活動能圍繞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展開,從而達到拓展訓練的真正目的。
第三,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利用校園特色,在素質拓展訓練過程中明確個人興趣愛好與個性心理、專業與社會需求的關系,促進素質拓展訓練精品課程的形成。
第四,拓展訓練具有體驗式學習“先行后知”的特點,學生體驗過久會失去一開始的新鮮感,因此要求盡量避免重復,教師應當設計新方案,不斷豐富訓練內容。
參考文獻
[1]顧洪偉、黃玉濤.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3)
[2]李好君.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拓展訓練的因素及其解決對策[J].梧州學院學報,2009(3)
[3]歐陽蘋.拓展訓練在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的探究[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9(2)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