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更好地完善教學,這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活化教材,又要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靈活地運用所學所得,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歷史教學 活化教材 興趣質疑 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07-01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中寫道:“學生學習歷史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感知歷史階段主要向學生呈現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型,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歷史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和學生學互相配合的雙邊活動,教師怎么做才能完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獲得學習方法、受到情感和價值觀的熏陶呢?筆者認為,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 加強知識的橫縱聯系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科學。教學效果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效果。高中歷史新教材是模塊與專題相結合的形式,所以在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講授本專題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內容,要適當地加入與之相關的橫向知識。
沒有記憶就沒有知識,而知識又是能力的載體。沒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就談不上有運用知識的能力,更談不上通過設計新情境,用唯物史觀分析歷史問題,揭示其本質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意識到基本史實教學在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采用靈活多樣的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尤其是歷史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這樣能使學生直觀、輕松地掌握史實。再次,補充必要的歷史細節,選擇鮮活、說服力強的歷史故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更深刻、扎實。最后,對歷史概念的把握也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對歷史概念的靈活把握,揭示概念的內涵及外延,以便準確地表達歷史,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整合教材內容
新課標下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何況還是“一綱多本”。教教材、照本宣科的“教書匠”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程要求教師“用教材去教”,帶領學生走進教材,而不是教師拿著教材走向學生、教材至上。優秀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方法、傳技能,所以整合教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化教材反映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處理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教學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開發和創造。新教材的編排給教師留有很大的可開發空間,教師對教材充分、合理地使用,才能形成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三 培養學生質疑意識
歷史教學中普遍地存在教師把教材知識視為真理,奉為神圣,要求學生死背歷史史實和結論,導致學生的質疑意識缺失。質疑是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內涵之一,質疑的過程就是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而問題的發現和提出是創造的起跑線。高中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一定的發展,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較強。根據這一特點,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選擇恰當的教學材料,創設新穎的故事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質疑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自主質疑,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尋求新的發現,獲得新的認識。
四 創設歷史學習情境
情境教學是最佳的教學方式之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初步進入相應的認知狀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積極開動腦筋,勇于探索新知。在教學活動中,讓課堂充滿問題,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內在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能力包括把握問題設計的要求的能力、創設多種問題情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鉆研中學歷史教育教學理論專著、讀經典的歷史著作和重要的歷史期刊,時刻關注史學研究的最新動態,更新老化的知識儲備,補充知識遺漏和盲點。積極轉變陳舊過時的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歷史魅力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全面發展。只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反思,教師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超越自己,從容應對各種挑戰,擔負起時代賦予的神圣職責。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趙亞夫.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