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現代公民獲取信息、應對挑戰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是提高公民整體素質、振興國家和民族的有效途徑之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肩負著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任務。新課程標準中的大語文觀要求教師要樹立現代閱讀的教學理念,在抓好課內閱讀指導的同時要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教學的繼續和補充,它是拓寬語文學習內容和形式,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關鍵詞】激興趣 明任務 造氛圍 導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10-02
我們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它具有知識更新速度快、資訊高度發達、傳播工具多樣化的特點。在這個知識和信息成為經濟運行主動力的時代,傳統的一次性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未來對人才的需要以及生活對知識更新、創新的需要。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20年前就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沒有知識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因此,“學會學習”已成為人生的內在財富。知識更新速度必然帶來快捷的信息變換,人們要能從繁多的信息里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就必須具備認讀、理解、分析、綜合、篩選、儲存、遷移、轉換以及處理、加工信息,實現創新的閱讀能力。為此,新課標在閱讀教學中也強調:“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可見,僅限于學校、課堂、書本內的閱讀教學是落后、封閉的教學,教師應在搞好課內閱讀的同時,大膽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學會閱讀。把閱讀作為生存的一種方式,自覺建立起終生學習的理念,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就以及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 明確課外閱讀的任務
課外閱讀的任務是什么?教師必須要有明確的認識,才能有效地進行指導。
1.運用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這一說法的內涵揭示了課外閱讀的運用功能。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各種讀書方法,只有經常、反復地運用,才能得心應手,真正成為一種閱讀能力。學生利用這種能力,就能不斷地更新知識、增長才能。
2.學習
學習就是從廣泛的課外讀物中吸收營養、開闊視野,以達到課外促課內的效能。教師不能拘泥于課堂教學,只想把“課內的芝麻弄成西瓜”,而課外的“西瓜”一個沒抓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積累
學生的大腦如同一個信息庫,只有當學生掌握大量、豐富的資料時,他們的思維才是活躍、開闊的,才能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寫作時才能文如泉涌、妙筆生花。重視運用、學習和積累,引導學生邊運用、邊學習、邊積累,是課外閱讀的本質所在,只有明確這一本質,我們的課外閱讀指導才不會走彎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 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課外閱讀的環境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要樹立現代閱讀觀,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如平時可利用班會、語文實踐課、家長會等多種渠道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同時也應支持與配合,形成學校與家庭合一的氛圍。同時,教師不妨把教室布置成流動“圖書館”,除保證圖書角、圖書箱有足夠數量的書籍外,還可把每位同學的書桌作為流動書架,把自備的書編上序號,寫上姓名,與同學隨時交換閱讀,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還要鼓勵學生節省零花錢,多逛書店買新書、常去圖書館查閱資料等,讓學生在濃郁的讀書氛圍中感受其中的樂趣。
三 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好處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所以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1)選擇教師可統一指導的讀物。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與現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讀課本。在課堂教學中,相互滲透,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二是班級統一訂購1~2份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的報紙,或從圖書館統一借閱一種圖書,作為統一指導的讀物。(2)支持學生自由選擇讀物。對于學生自由選擇的讀物,應給予宏觀上的指導,教會學生選擇內容積極的讀物閱讀。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家訪、查閱資料、親臨書店等方式搜集大量適合本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這些書目又分為必讀和選讀兩種,開學初將書目分別印發給學生。
2.指導學生學會積累
即教會學生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1)眉批筆記。在閱讀時隨手進行,把讀書心得、評語、疑問等
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2)摘錄筆記。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3)提綱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4)寫心得體會,也就是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充分認識它的重要作用,從內容、方法、效果等方面加強指導,讓學生從課外閱讀這一廣闊的天地中獲取甘露,采擷碩果,努力把他們培養成視野開闊、知識豐富、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跨世紀的一代新人。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