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快速挖掘作文命題的意圖
作文題目蘊含著特定的命題意圖,或暗含做人的道理,或蘊藏積極的情感,或指明遠大的立志方向。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把握命題者的意圖,讓文章有意義。筆者所說的“有意義”包含兩個方面:(1)力求意義真、新、深;(2)要通過某種方式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讀者。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以“成長回眸”為題作文。根據題目我們就可以知道命題用意:記錄成長歷程,展望美好未來。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影響自己一生的人、事、物,我們回眸過去就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讓過去的經歷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最光亮的一筆,所以寫這個題目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積極意義。如我們可以以時間節點為序,回眸逐漸成長的過程:7歲時,愛看《西游記》,孫悟空頂天立地迎難而上;10歲時,迷上《三國演義》,學會了堅強;13歲時,《名人傳》讓我孤傲的心漸成一泓清泉;今年15歲了,回眸成長,懂得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你還要在文章中把你所要表達的意義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讀者。一般在文章的結尾處,以議論或抒情的方式表達,文字不必過多,但要切中關鍵之處,做到錦上添花。
二 幾種作文形式的審題構思對策
1.命題作文,要抓住題目的關鍵詞
示例:《那一刻,我笑了》
“那一刻”要抓住特定的時間、場景;“我”,要書寫文中的自己;“笑了”表明所寫的事情蘊含健康的道理、情趣、智慧等,“我”能心領神會。
生活類選材示例:家中氣氛“異樣”→父母相互斗氣→插敘其中原因→我做“和事佬”:互相尊重,遇事商量處理→父母和好如初→表揚我長大了,學會做事→我笑了。那一刻,就是父母和好并表揚我的一刻。包含三重含義:(1)相互尊重、理解;(2)家庭的育人環境應和諧;(2)在父母的稱贊中感受到自己成長起來,這都是笑的主因。切記:點明或是含蓄點明非常重要,這是文章的“命門”。
2.半命題作文,就需要你有“七十二變”的本領
你要在命題者留下的橫線上慎重地填入你將“變化”進去的內容。當然,你能變得越小越好,“以小見大”嗎?
示例:《與 相伴》
審題注意:相伴是一個過程,可長可短,可以是一生,也可能是一段。如與同學相伴只是三年,但是從他那里學到的“善于理解他人”的思想卻可以終生相伴。這就是審題中的難點部分。
添加詞語忌諱“大、空”,如加入“理解、挫折、母愛、感恩、自然”都太大。我們要通過小添加,反映上面的大主題,如《與善良的你相伴》(寫善良的你理解人的事情,由此引發自己人生如何去對待別人);《與30分相伴》(它教會我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吸取教訓);《與一碗清湯面相伴》(母親每天為我做一碗清湯面→一次特殊的清湯面→感受、理解母愛→自己也做一碗清湯面,回饋母親,懂得感恩。反映“母愛”、“感恩”兩個互補的主題);《與秋葉相伴》知秋去冬來,逝者如斯;《與落紅相伴》知化泥護花,鞠躬奉獻;《與殘荷相伴》乃悟出淤泥不染;《與書香相伴》而明“腹有詩書氣自華”。文章千秋遠,立意萬代長!
3.話題作文應注意的問題
話題作文,你將獲得“天馬行空”的機會,選擇自己最拿手的文體,大膽作文吧!首先你要擬一個漂亮的標題。
示例:以“真情”為話題作文
擬題引導:(1)添加修飾語:《回味真情》、《窗外,有真情在等待》、《牽手真情》、《真情,不差錢》、《忽悠真情,蹉跎人生》。(2)隱含真情:《謝謝你,我懂了》、《溫柔的教誨》、《因為嚴,所以愛》、《抓緊·放手》、《白紙紅字》(寫給閱卷老師,表達真摯的感激之情,可以采用書信體)、《不能說的秘密》(真情自在心中);《獨上西樓》(李煜的真情)、《你的香肩扛著誰》(黛玉的真情)、《南山種豆,東籬采菊》(陶淵明的真情)。
三 落筆前要先“折騰”
把一件事寫完整、寫生動是學生基本能力的體現。記?。簩懭魏我患虑槎疾灰獜娗蟆笆俏矣H身經歷的”,要明確作文其實就是一種“藝術的加工”,是“來源于生活的創作”。那么,一件事情如何展開呢?首先要選擇一件事的精彩之處,細加推敲;其次對于選擇好的材料,要善于“胡思亂想”,放膽“折騰”。再次,注意結尾扣題。
例如作文題《凝視你的雙眼》,可這樣來打開思路:
第一步:解決“寫誰”的問題,即選材。
生活寫實:(1)熟悉類:父母→親屬→老師→同學→朋友等。(2)偶然見到類:商場購物時營業員→走過大街時乞討者→路遇無助的孩子→街道賣貨的人等。
自然寫實:(1)鳥類:麻雀、鸚鵡、八哥等。(2)魚類:常見的金魚等。(3)其他小動物:小狗、小貓、小雞等。
寫虛材料:(1)歷史人物:屈原凝望江水的雙眼→王昭君回望故鄉的雙眼→李清照寫菊花詩時的雙眼→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雙眼。(2)文學作品和影視中人物的雙眼:黛玉葬花時的雙眼→林沖忍辱負重的雙眼。
第二步:解決寫什么“事情”的問題!解決“為什么凝望”(哪些應詳寫,哪些應略寫,人物描寫重點刻畫什么?)
情節構思:一次考試,自己沒考好向母親說出實情,母親內心的苦痛、酸楚、無奈、無助之情涌滿雙眼。凝望母親的雙眼,讀懂母親望子(女)成龍(鳳)的心,也讀懂了母親的悵惘!作為人子,面對這雙眼睛——愧疚、反省一起涌上心頭!母親為花澆水,借以鞭策我!凝望母親的雙眼,我的心也陽光般燦爛起來(示例也可以寫成功后父母“獎勵”我的溫柔喜悅的眼光)。
對母親的動作、神態、外貌要細細刻畫,尤其是眼神要富于變化,賦予動態感。經典語言:(1)我知道你沒考好?。?)我清楚你沒用功!(3)我原諒你過去的失敗,希望你從頭再來!(4)花和人一樣,花不澆水,就會死亡;人不努力,就會失敗!
第三步:解決放在什么“環境”中寫的問題。
如開頭營造具體環境:春末,花落,風輕吹;殘陽,倦鳥,步徘徊。
母子對話時的景物選擇:客廳中久未澆水的幾盆海棠花,耷拉著葉子,枯萎著花瓣——情景結合,暗示苦果都是自己沒有用功造成的,為后文寫母親澆花教育我埋下伏筆。
第四步:解決表達什么主題的問題。
主題:母愛、母親的理解與教育對我激勵很大,我也要奮起,不負母親期盼的眼睛。
第五步:解決采用什么結構的問題:(1)小標題式(可以直接用詩詞做標題,也可以自己擬,如:一場考試,一場寒;一番話語,一番暖;一雙聰慧眼,一片燦爛天);(2)“三”字結構,按時間發展順序寫作,可以采用遞進結構;(3)書信類結構;(4)鏡頭式結構;(5)總分總結構;(6)中心句引領的結構;(7)懸念設計結構;(8)小說“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創作。
第六步:解決“首、尾或者尾與題目”的照應問題(精彩的開頭與結尾的預設)。
開頭的預設(首):春末,花落,風輕吹;殘陽,倦鳥,步徘徊。兩種寫作內容任選,用情境引入正文,先抑,與后文的主題提升形成對比。
結尾的預設:媽媽,凝視你的雙眼(扣住文題),我知道:春末,花雖隕落(扣住開頭,首尾呼應),但秋的果實正在含苞(含蓄地提升主題思想)。
第七步:解決融入什么樣的詩詞、名言,在什么地方融入的問題。但不要牽強,如:預計融入詩詞,體現沒考好的心情: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剪不斷,理還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中考的考場每年都會涌現出大量的美文,相信你的心靈之花必將艷麗地開放,成為其中美麗的一朵。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