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高中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傳統的作業不能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不能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個性化作業既能給予學生極大的自主空間,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又能使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具有愉快的心理體驗。本文從如何提高物理作業布置的有效性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物理 有效性 層次性 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41-01
一 前言
作業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高中教學工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的物理作業布置,是有效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體現。大家都做同樣的作業,不能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不能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個性化作業既能給予學生極大的自主空間,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又能使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具有愉快的心理體驗。
二 傳統作業存在的弊端
長期以來,傳統作業內容局限于學科知識范圍,習慣于內容、數量統一,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作業的方法、手段也很單一,強調死記硬背、重復模仿和機械訓練,而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能力、實踐和協作能力則被忽略,同時還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
三 制訂個性化作業的方法、措施
1.設計選擇性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筆者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設計作業,在數量與難度上實行必做題和選做題。每學完一個章節,除了重要、典型的必做作業外,還嘗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己設計選擇性作業。選擇性作業就是題型和題量自己選擇。學生可以選擇資料上的練習題,也可以根據題目的類型自己編題,總之,目的就是通過練習可以更好地鞏固自己的薄弱環節。另外,每次測試后,分析試卷時,不但要選擇最值得總結的題,還要對考試做總結性評價。這樣學生通過總結找出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可以更好地杜絕此類錯誤。一學期下來,有的學生做了厚厚的一本,而有的學生只做了半本,但都為學生以后的復習提供了保障,也記錄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每學期班級還要進行優秀作業的評選,這可以引起學生對作業完成質量的重視,養成良好的做題和總結習慣。
2.每課一題,讓學生成為教學的參與者,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團結、協作、分享的精神。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展示合作的機會,我在課堂中增加了每課一題的環節。在每節課前留給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代表來總結上節課小組留下的問題。一個小組出題,邀請全班學生或老師來解答,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總結。每一組把認為最重要、最典型的題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這種“同一題多人做”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還可以促使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如在學習平拋運動時,有的小組總結了斜面上方的平拋運動類型題,通過找尋速度或位移的偏向角和斜面傾角的關系,運用推論就可以快速解決。
3.互動試卷,有助于學生及時鞏固、全面提高
每上完一個章節,測試前我都讓學生利用周末自己出卷并與其他同學交換自測。學生在編寫試卷前,要把資料和作業本拿出來認真分析和整合,并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素材,完成試卷的編排。編寫試卷的過程就是一個整理、總結的過程,比任何形式的作業都有效。同時,學生自測后還要互相批改和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當然,學生用心編寫的試卷一定要予以充分利用,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我通常的做法是讓同層次的學生交換使用和批改后,還要從中評出優秀試卷,給予獎勵。
4.收集類作業,學習科學家的優秀品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學內容缺乏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為活躍課堂氛圍,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融入到各種有趣的情境和實踐中。如我給學生布置課后收集類作業(比如科學家的軼事),并在自習課介紹或表演。這種作業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模仿動手能力。如在學習“電磁感應”時,編排一幕歷史劇《法拉第》,法拉第的求學過程、研究過程和成功是分三幕用歷史劇的形式來演繹的。再如,學習“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時,我請學生收集人類對自由落體運動認識的歷史資料,或伽利略事跡的資料及他對近代科學的貢獻等,并向全班同學報告。這種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方面讓學生受到了教育。
5.實踐作業,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皮亞杰指出:“要認識客體,就必須動之以手。”實踐作業是對教材與教學的延伸,是對教學內容的鞏固與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學習“反沖運動——火箭”之后,我布置的作業是分組制作水火箭。在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后,最終各小組制作出形態各異的水火箭在評比中亮相。
四 結束語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切感受到,注重靈活性的個性化作業,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提高學生整體成績的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