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給職校學生的閱讀提出了高層次的要求。學生獲取閱讀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報紙和書籍等紙質讀物,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閱讀水平的提升,可以促進寫作等能力發展,對于語文學習方法的養成具有關鍵性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職校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方案。
【關鍵詞】職校學生 閱讀能力 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77-01
隨著網絡科技的進步,閱讀文獻的形式也日益多樣。然而,無論是傳統形式的紙質文獻,還是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都需要學生進行閱讀。提升職校學生的閱讀素質,有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適應社會不同領域的需要。我們有必要從職校學生閱讀現狀入手,分析培養閱讀能力方面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方案。
一 能力培養方面的問題
職校學生在提升自身閱讀水平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實際問題。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擾,學生的閱讀成績難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職校在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方法的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首先,學生閱讀能力受到教學方式的影響。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只關注閱讀知識點的傳輸,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有規劃的、系統性的閱讀訓練,也不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思維方法。部分教師片面強調閱讀累積量,忽視對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只會閱讀指定的書本材料,而無法有效拓展閱讀面。
其次,語言練習之外的因素也影響著閱讀素質的提高。這些因素主要包括閱讀方式和習慣。例如:有些學生習慣出聲閱讀,或指著句子閱讀等。這些閱讀習慣會降低閱讀效率,也不利于學生正確完成文后的練習思考題。
二 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方式
1.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培育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實效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當采取措施,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要預先設計閱讀情境,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表演短劇、解答問題競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投入到語文閱讀中來。例如:教師可以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帶領學生們唱一支歌曲,活躍一下課堂氣氛。
2.注重策略方式傳授
高效的職校語文閱讀教學,不僅關注學生閱讀量的提升,更要關注學生對方法策略的掌握程度。策略是學習過程的重要部分,閱讀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技巧和策略,包括文章邏輯推理、問題判斷、語句含義估測、跳躍性閱讀等。學生應當學會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有選擇性地掌控閱讀重點,做到詳略得當。要提高閱讀的質量和速度,就需要糾正以往不良的閱讀行為習慣,根據需要調整閱讀方法。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關于“讀書與記憶”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首先估測文章的大致內容。學生可以大致判斷出,這篇文章主要是用來說明讀書和記憶的關系,以及記憶方法的,文章的內容也可能涉及研究成果或專家的觀點等。指引學生對文章大意進行預測,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基本結構和題材特征,加深閱讀印象。
3.增強整體閱讀訓練
教師要善于運用整體式的閱讀教學方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預習即將學習的篇目,了解主題思想,再通過做習題來檢驗閱讀效果。對于記敘文,教師可以先將故事背景知識介紹給學生,再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檢驗閱讀準確率。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抓住文章主旨的好習慣,并能提高學生總結歸納文章主旨的能力。
為了促進學生對文章大意的了解,教師有必要設置一些閱讀之前和之后的思考題。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又可以鞏固閱讀學習成果。
4.豐富學生課外生活
形式多樣的課余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地獲取知識。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班級內部設立課外學習小組,倡導有閱讀愛好的同學積極加入其中;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閱讀比賽,讓學生通過演講、表演短劇等方式參與到比賽中,提高學生的閱讀信心。良好的學習氛圍與較高的學習熱情,對提高閱讀教學實效至關重要。
三 結束語
閱讀理解教學,是一個多種要素共同發揮作用的過程。要有效提高職校學生閱讀素質,關鍵是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目標,應當是幫助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形成良好的語感。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應當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更新教學模式,探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先云.指導閱讀技巧 提高理解能力[J].學苑教育,2010(8)
[2]李潔.中職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與評價[D].河北師范大學,2009
[3]談秀芳.搞好課外閱讀 開發語文課程資源[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3(11)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