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段教學法提倡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學中的興趣性、直觀性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會計實訓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四段教學法。
【關鍵詞】四段教學法 模仿練習 評價 會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81-01
會計模擬實訓,要求學生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根據記賬憑證記賬,再根據總賬和明細賬編制會計報表。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實際操作。但學生平時學習理論知識較多,動手能力較少,感覺會計課程枯燥無味。如何能激發學生興趣,比較直觀、快速、準確、規范地教會學生呢?筆者認為使用四段教學法比較合適。四段教學法提倡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學中的興趣性、直觀性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段教學法包括:組織準備、教師示范講解、學生模仿、歸納練習四個部分。現將四段教學法在增值稅申報表中應用的具體過程實施總結如下:
一 教學對象
職業中學校“會計專業”二年級學生。
二 教學目標
通過實訓,使學生能夠正確填制增值稅申報表;能夠熟練處理增值稅業務;了解增值稅的申報程序。
三 德育目標
通過增值稅申報,培養學生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度及嚴謹求實、遵規守紀的工作作風。
四 任務引領
教學任務:(1)根據所給的業務計算企業應交的增值稅。(2)按照填表要求填寫增值稅申報表。(3)進行增值稅申報。
五 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
教學內容:(1)掌握增值稅申報表的填制方法。(2)了解增值稅的申報程序。
時間安排:本次實訓課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模仿用時20分鐘,學生練習用時30分鐘,歸納總結用時10分鐘。共計60分鐘。
六 教學輔助
會計多功能實訓室;稅收基礎教材;電腦、投影儀、納稅申報系統軟件。
七 教學用具與材料
八 實施過程和步驟
1.準備階段
第一,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準確計算增值稅,并按照規定填寫增值稅申報表,同時進行申報。教師要提前準備好教學用具與材料,描述《增值稅申報》內容,展示教學用具;講述申報表的填制要領和申報的步驟。
第二,學生:領會任務;熟悉申報的要求。
2.示范階段
第一,教師:根據所給的業務計算應交增值稅,將填表和申報的過程示范操作。同時解釋每一步怎么做,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教師安排操作時要合理,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教師的示范過程。
第二,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申報過程,便于模仿操作。
3.模仿階段
第一,安排2個學生到臺前進行納稅申報,其他同學在旁仔細觀察。對模仿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隨時糾正,模仿完畢,讓模仿者講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其他同學予以評價。然后分小組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學生要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親眼觀察到的操作步驟運用到實踐中,并經過多次練習直至學會。
教師給每名學生發一套學習資料,學生自己準備實習用具,練習2次。第一次練習完,小組進行評講,組長代表小組在全班總結;第二次練習完,小組交叉講評,以利學生申報能力的提高。
4.評價階段
在學生完成自評和互評后,教師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學生進行自檢、互檢、小結,并與教師的總結進行比較,明確不足之處,便于提高運用能力。
實訓結束后,每位學生結合實訓情況寫好實訓報告。
通過四段教學法在會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不難發現:這種教學方法直觀、實用,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很有幫助,非常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覺主編.會計專業教學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