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在數據庫應用基礎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期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關鍵詞】導、學、議、賽、結 內容分析 學情分析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9-0183-01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基礎差的現象,山西省太谷縣職業中學校提出了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它是一種構建互動式新型課堂模式: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能力培訓和訓練為主線并實施以能力為本位,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以“導—學—議—賽—結”為五個基本步驟的新教學模式,簡稱為“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同時注重整合教學內容,構建適合學生知識、技能、道德、職業能力需求的教學項目,將項目分解為不同的任務,靈活應用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應用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
一 合作學習五步教學的基本內容
合作學習五步教學共五個環節,分為導、學、議、練、評,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導”:通過問題或情境引入課題。(1)可以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知識學習的興趣;(2)可以引出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學”:它是學習引導或引導案例,此部分通過學生自學解決問題,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內容中安排的項目任務,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共同協作。此部分內容是學生自學、探究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議”:為討論,解惑,要求學生把在自學過程中的難題向本組成員請教、討論。組長解決不了的問題向教師提問,這時教師歸納問題,精講點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像以前那樣滿堂灌,而是針對議的內容做針對性的講解。
“賽”:也為“練”,在充分自學、討論,問題基本解決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小組學習成果展示和競賽。
“結”:也為“評”,總結提高,測評驗收。這個環節是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梳理與總結。
二 合作學習五步教學的實施
下面我以數據庫應用基礎中程序這一章中的“選擇結構”為例,介紹合作學習五步教學的具體實施。
內容分析:程序設計中有三大程序設計結構,即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其中,選擇結構是除順序結構外用的最多的一種結構,它在絕大多數程序中會用到,所以,選擇結構在程序設計中起著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能做簡單的編程。因此,在教學設計中,重點對語法結構和使用要點進行詳細講解。
教學方法:選擇結構的類型有:if語句、Select語句、Case語句等,if語句又分為單行結構和多行結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重點講解if語句的使用,其他語句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以免學生混淆。
下面,針對if語句的使用,分五個步驟重點介紹合作學習五步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第一步:“導”,設置選擇情境問題,導出本節課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問題:高考以后,針對分數線,考慮是上一本還是二本?學生將本問題設計成程序設計模擬題,根據問題分析什么是條件,條件不同,達到的結果不同。要想實現這一程序的編寫,就需要用到本節內容選擇結構。在此,可以多舉幾個例子,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探索欲望,同時,聯系生活,學生認為枯燥的程序也就變活了。
第二步:“學”,設置引導案例,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任務明確,目標統一。
制定任務,根據任務分析,學生自學研究,可以小組討論,查閱課本,完成任務,并把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方便下一步的操作。
第三步:“議”,這部分內容,我們針對“學”中出現、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把實例轉化為本節課的程序,進行編程、演示。教師重點講解if語句的用法、使用功能及注意事項。
在這里教師的講解并不是進行系統的知識講解,只是針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有目的地講解,這樣學生不會出現問題認為簡單、不想聽的心理。當然,重點部分由教師進行補充,防止滿堂灌。
第四步:“賽”,任務出示:簡單計算器。在兩個文本框內輸入內容,然后選擇加、減、乘、除,最后點擊“計算”,出現結果。比賽完成應用程序的編寫,并運行調試。
學生要分析任務,完成應用程序的編寫。比比哪個組完成的速度快、內容準確。
第五步:“結”,這個過程主要由教師主導,針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或結合學習內容,進行總結。學生也可對編寫程序的結果進行展示,組內點評,全班展示,敘述編寫過程的方法,由學生對本節課內容完成總結。
三 結束語
總之,“導―學―議―賽―結”五步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大有幫助。導,問題啟發,激發興趣;學,自主學習,深度探究;議,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賽,分組合作,展示作品;結,總結提高,測評驗收。這是一個非常符合學習理論的學習過程,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繼續探索,應用五步教學法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