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學院教師的發展對學校、教師和學生來說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校本發展為視角,通過對目前英語教師發展困境的分析,討論了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校本發展的五種可行途徑: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教學團隊建立、閱讀渠道的擴大和科研參與。期望借由這些校本途徑,更好地促進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獨立學院 英語教師 校本 專業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05-02
隨著全國獨立學院的擴招和壯大,各個學校都不斷招聘英語教師以滿足自身教學的需求。對英語教師的在崗培訓也變得更加重要,而在獨立學院中,由于高級職稱教師的缺乏以及繁重的課堂教學任務,類似培訓很多都被省略了。新入職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自我摸索教學之路,有經驗的教師則憑著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各式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校本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定義較多,但歸結起來可以指通過教師的個人成長,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而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是指人的發展。校本有“以學校為本,源于學校”之意。校本的教師專業化發展,指的是由學校教師發起的,依據具體的教育教學實際情況,為解決具體實踐中的問題,在教師所在學校進行的專業方面的計劃或活動。其目的是為了使教師在實踐中增長專業知識,鍛煉并提高專業技能,增強教師的職業意識,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目前各種教師發展的途徑中,校本教師發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依托不同載體,各個學校使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質,最終達到教師可以不用走出去就能提升自我的目的。
一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
對學校而言,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教學改革的需要,且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是評估該校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包括教師基本功的加強、教學理念的提升和教學科研能力的發展。在學校有計劃的指導下,針對學科需求,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對教師個體而言,專業化發展意味著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不斷更新已有知識結構,吸收國內外的最新教育教學知識。只有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與知識,才能引領課堂與學生。知識的不斷更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與時俱進,從繁雜的信息中獲取有利于自身學習及教學的內容,不斷構建并內化已有的知識,引領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對學生而言,教師知識的更新使得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而有吸引力。教師通過課堂將一些前沿的內容知識傳授給學生,既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能開拓自身的視野,也會注重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 獨立學院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困境
1.教學任務重
在獨立學院的發展中,凸顯了教學任務重與教師嚴重缺乏之間的矛盾。不同于母語的課程,英語教學要求教師既要精通母語,也要精通英語,同時在這兩者之間進行自如轉換,這使得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承受更大的壓力。面臨著每周16~20節課工作量不等的情況,教師除了備課、上課,幾乎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來發展自我。而在學校里,還會有一些行政工作分擔給教師,就使得原本不多的課余時間所剩無幾。
2.進修機會少
獨立學院的教師的定位主要是教學型的,學校對教師在教學上的要求要遠遠超過科研上的。鑒于學校的教學安排與經費預算,教師去外地進行學習進修的機會相對來說要少許多。而且學校的英語教師人數較多,用輪流制選派進修人員的方法也會限制著那些有進修愿望的教師繼續發展的機會。
3.職業倦怠的普遍存在
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中,職業倦怠的發生概率是非常高的。對教師而言,每年不斷重復自己已經上過的課程會使得教師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普遍存在的職業倦怠現象危害著教師的健康和學生的成長,急需一些措施來緩解這一現狀。
三 獨立學院英語教師校本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1.自我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體會、感想、啟示等形式對自身教育教學進行的批判性思考。其內容包括:課堂教學的設計是否合理,課堂的組織方式是否恰當,課堂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等。反思的方式有多種,可以將自己的課堂錄音進行研究,找出能夠改進的地方;也可以通過寫教學日志,記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思考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一個不善于反思而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的教師是享受不到提升自我的快樂的。
2.觀摩與同伴互助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邀請同伴來自己的課堂聽課,同時也去聽同伴的課程。通過觀察同伴的教學,發現其教學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意見,以促進教師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可以借鑒其優秀的部分,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建立教師之間的良好關系,開展同伴互評互助,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3.教學團隊合作
在獨立學院中,經常會出現一位英語教師承擔一整門課的情況,不論是在備課還是在課后思考上,都缺少一個交流的伙伴。各自為政的后果是導致教師不停地進行自我摸索而茫然無果,因此教學團隊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組建相同性質課程的教學團隊,如語言技能的讀寫教學團隊等,組織教授同一年級學生的教師定期見面,每次議定一個具體的議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通過組建合理可行的教學團隊,將教師緊密聯系在一起,更好地促進教師的發展。
4.擴大校本研修專業閱讀的渠道
堅持閱讀是教師獲得教學幸福感的一個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校本研修資源,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目前較容易得到的教師校本研修資料包括以下幾種:圖書館的書籍、優秀教師的講課視頻、互聯網上的培訓共享資源。通過對英語教學方面的專業理論理解,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把眾多的信息與自己的教學結合,提升教師個人素質,促進教師自我發展。除了閱讀專業理論書籍外,教師還可以擴大自己的閱讀范圍,閱讀一些其他學科的書籍,擴大對比視野,增加閱讀的樂趣與提升自我修養。
5.加強科研參與意識
獨立學院對教師的科研要求相對要低一些,導致一些教師在課余放松了對自己參與科研的要求。如果一名教師不能把自己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提升到一個科研的高度,那他在教學中就只能是暫時性地解決問題,無法從一個理論高度來分析問題的原因。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而提供服務的,通過對自己的實踐進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論指導來引發改進行動。周而復始的教學過程也會消磨教師的教育激情,科研則是將教師帶到一條幸福教學之路的有效途徑。英語教師在平時整理教學中所碰到的問題,如有機會參與課題研究時,可以成員的身份參與到課題組中,對課題問題進行科研分析,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四 結束語
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和學校的支柱力量,其自我發展是教育改革的趨勢。在教學和行政工作壓力的情況下,學校還會對教師的發展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對英語教師而言,依托校本資源,提升和發展個人的能力是具有可行性的。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和科研條件,通過自身的大量閱讀與反思,英語教師在學校也能得到較好的提升。依托現有校本資源固然是較好的途徑,但作為教師自己要樹立起堅定的信念,以自我優勢為資源,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Bailey,K.M.、Curtis,A.、Nunan,D.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Self as Source[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陳仕清.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新路徑[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2
[3]易森林.校本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1):42~44
[4]趙足娥.校本教研:高校ESP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教育與職業,2008(2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