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語教學不僅讓學生以外語為工具獲得專業知識和能力,還能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本文結合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特點,在培養適應國內外對高級畜牧獸醫高技能人才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科知識應用能力和雙語思維品質為目的,探討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法在高職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雙語教學 高職課程 問題驅動 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38-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的教育國際化水平”。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國際化,不斷提高高職辦學水平和學生的能力。雙語教學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實施雙語教學,是提高高職生就業競爭能力的一項重要教學改革措施。良好的雙語職業能力是高職學生迎接信息時代與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挑戰應具備的能力。隨著我國與國際社會交流合作日益擴大和深入,進一步要求高職課程的雙語教學以職業崗位技能要求為導向,構建雙語教學模式,開展雙語教學活動。
高職開展雙語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傳統的“注入式”或“講授式”教學法不能滿足高職雙語教學的需要,也不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法作為一種集參與式教學法、案例分析式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優點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在高職課程中高效地開展雙語教學,而且又能培養高職生的創新和合作能力。
一 高職課程教學的現狀
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教師在開展雙語教學的授課過程中常需把大量時間花在語言教學上,對英文教材中的重要單詞、詞匯和語法進行講解,以達到讓學生充分理解專業知識要點的目的。對于學生而言,在雙語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英語專業詞匯常常力不從心,顧此失彼,很難跟上課程的進度,造成部分學生剛開始時對雙語教學充滿熱情,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后,往往產生了畏懼甚至厭學。因此,當前高職雙語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專業教學(以傳授專業知識為主)和語言教學(以提升語言能力為主)如何統一協調、兩者兼顧。高職課程雙語教學的開展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在同一個授課行政班級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已通過大學英語六級,有的則還沒通過英語三級,這就造成在開展雙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比較感興趣,而英語基礎差的則具有一定的抵觸情緒,甚至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對專業課程進行雙語教學。
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主導的教學方法,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法是一種較新的雙語教學方法,特別是在高職課程中的應用。對于問題在什么時候提出、解決什么雙語教學的問題、在何種地點提出等,目前都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高職課程進行問題驅動教學,問題設置過難和過深,并不會起到預想中啟發學生思考的興趣的作用;然而有時簡單的問題又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問題驅動式教學法也往往僅是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這樣由于課堂容量的現實,也難以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合作討論的氛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二 問題驅動雙語教學法的實施方案
本專業同一年級有3個平行班,可參與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雙語課程)教學的授課教師為3人,可同時提供雙語教學班和中文平行班教學。學校具有完善的課程選修制度和程序,學生進行課程選修方便可行。本課程已開發中文教材和自編雙語教材,滿足本專業的高職學生順利學習雙語課程,完善自編雙語教材的工作正在開展當中。本課程設有網絡課堂,學生很容易在課前思考問題并開展小組討論,教學場所為多媒體教室,方便學生在課堂上對問題進行PPT解答,授課班級人數控制在45人以下,也方便開展課堂討論。學校教務系統設有形成性考核成績輸入功能,極易對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的多樣化形成性考核進行客觀評價。
1.提供雙語教學和中文教學的平行班選修
授課前對學生的外語基礎進行充分了解,以選修的形式讓外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參加雙語教學學習,中途可給雙語學習較為吃力的少部分同學提供退出雙語教學并參加中文教學平行班的機會。此外,教師本人要認真備課并開展雙語教學,以達到本項目雙語教學課堂改革的目的。
2.開展循序漸進式的問題驅動雙語課堂教學
提出教學問題前,教師本人先對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從易到難,從淺到深,根據授課計劃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并考慮雙語問題能否涵蓋課堂雙語教學授課的主要內容,能否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和課前合作完成問題的動力。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和合作完成的時間,充分引導學生利用自編教材資料、圖書館、互聯網和在生產實踐中尋找答案,鼓勵學生以學習組為單位團隊完成問題。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法在雙語課堂中的應用過程中,鼓勵學生分組分批次針對問題在課堂上進行簡明扼要的雙語PPT講解,教師參與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不偏離問題本身。在此基礎上,整個授課學期長期堅持并重復運用問題驅動雙語教學,使學生養成思考和合作解決雙語教學問題的習慣,達到雙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3.實施雙語課程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方案
雙語教學形成性考核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雙語教學的效果,在考核學生課堂到課率和上課參與度的同時,考核學生的課堂筆記和課堂問題討論。根據學生課堂PPT問題講解的好壞給予作業考核得分,激發學生課外解決雙語問題的動力和熱情。雙語教學作業鼓勵學生以研究綜述、研究報告或實踐報告的雙語小論文形式完成課程的期中考核。
三 問題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效果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引導滿足條件的學生選修雙語課程,并在雙語教學中設置難易適中的問題,創造機會讓他們獨立思考,并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考慮問題,既調動學生深入思考課程問題的熱情,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完成問題,并以組別的形式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營造學生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氛圍,利用問題驅動雙語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3.提高學生參與雙語教學的興趣
利用問題驅動解決高職開展雙語教學學生普遍興趣不濃的問題,激勵學生參與問題的解決,利用多元考核方案,提高學生雙語課堂教學的熱情。
4.提高雙語教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循序漸進地設置雙語教學問題,利用團隊合作解決雙語課堂問題,引導學生以雙語報告完成期中考核,促進學生認真掌握雙語教學專業內容,提高雙語教學課堂效果。
四 展望
通過本文的分析,針對問題驅動式雙語教學問題的深度、難度、時間和地點,擬采用循序漸進和多元化開展問題驅動雙語教學的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穩步應用。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