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是高職心理健康課程的核心內容,本文提出要針對高職學生特點,滿足高職學生的培養需要,考慮高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環境,構建課程內容體系,并做了一些具體的嘗試。
【關鍵詞】高職生 心理健康課程 內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65-01
隨著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重視,作為最重要載體的課程建設問題就擺在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多沿用本科院校的思路,但高職學生不管是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心理素質水平、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呈現的形式等都與本科生、研究生有所不同,甚至同是高職院校,因生源與專業的不同,也會有所差異。針對高職學生現狀,滿足高職學生的培養需要,考慮高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環境,開發更有針對性與實效性的心理健康課程內容體系顯得尤為迫切。
一 課程的性質與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它是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為主要依托,結合高職生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根據高職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及時給予積極的心理指導,優化心理素質,開發潛能,從而促進高職生心理健康和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
二 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理念
在高職生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理念上,既要符合心理教育規律,又要以人為本。考慮到高職學生是與本科生、研究生都不同的群體:從學生心理特點來講,高職生心理困擾的焦點有與本科、研究生相類似的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問題,但更多的集中于自卑心理的處理、自我定位、自我控制與自我調節能力的提高等幾個方面,就算是與本科、研究生相類似的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問題,高職生也會在具體表現與需要上有所不同,比如在學習適應中,對高職生來講,學習動機的激發比學習方法的培養更為迫切,即或同是學習方法的培養問題,高職生的學習方法也與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從人才定位、專業需求上來看,高職教育傾向于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重技能而不重理論研究;從學生需求來看,高職學生更歡迎能解決他們實際問題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對心理學純理論的內容興趣與需求度不如本科生、研究生高,所以具有高職特色是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重要觀點。內容體系的構建,即要考慮學生當下的心理需求,還要兼顧對未來職業發展中將要面對問題的解決;注重職業素質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突出為專業服務的理念,調查專業需要,有側重點地選取專業需要的學習內容。從適應向發展延伸,從學校向職場社會延伸,從現在向未來延伸,從基礎向專業延伸。
三 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思路
在課程內容體系構建思路上可以大膽借鑒高職院校專業課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既要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變學科本位為工作本位,又要克服課程過于實用主義傾向與分裂傾向,保持理論的相對完整性。以高職生進入大學到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為經,以職業素質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為緯,構建課程的內容體系。
以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例,我們在教學設計中,通過講授、討論、案例分析、心理電影、心理節目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傳授心理學理論知識;通過心理訓練、團隊合作、實訓模塊學習加深心理體驗;通過個體與團體心理咨詢輔導、心理活動、心理成長報告的寫作等將心理理論與生活實踐有機融合。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我們通過學生問卷、學院心理咨詢中心咨詢情況統計、我院各專業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需求調研、對國家相關政策與要求的研究、其他相關研究文獻的分析等方法,將我院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授課內容安排為自我與人格、學習心理、人際交往、戀愛心理、挫折壓力應對、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六大情境加上概述七個主題項目的教學,每個情境分為適應與發展兩個任務,任務一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的適應問題;任務二對應發展,著眼于學生未來,特別是職場中面臨問題的解決。同時,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與行業企業對于學生在心理上的要求,在行業企業中展開針對各主題的調研,征求本專業的行業企業專家的意見,就心理健康部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的教育,以滿足未來行業企業對人才心理素質的要求。如“人際交往”這一情境,任務一:“宿舍你我他”,解決學生在校適應問題,圍繞學生日常生活與宿舍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習相關的理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二:“通向成功的橋梁”,針對不同專業學生未來職場的人際環境,調查需求、設計具體問題情境、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高職心理健康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是一件需長期探索,不斷實踐,方可日趨完善的工作,希望我們的嘗試能夠為廣大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與方法,以使高職心理健康課程建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俞曉靜、李洋、傅華.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J].醫學與社會,2007(5)
[2]江光榮、柳珺珺、黎少游等.國內外心理健康素質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4)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