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團隊合作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對如何利用團隊合作提高學習效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團隊合作 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71-02
轟轟烈烈的新課程改革給我國的基礎教育輸送了新鮮的血液,實施新課程改革最核心和關鍵的環節就是要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強調了學生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它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了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以及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交往的過程與審美的過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怎樣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表達,認真傾聽的習慣?怎樣提高辨別、評價與歸納總結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點策略。
一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合作學習在突出主導地位的同時,并沒有否認個體活動的價值,合作學習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組內的交流、探討,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不斷產生新的想法。但是,這一切成立的基礎仍然是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不是自己不動腦筋,大家一塊兒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學習,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由于學生長期受“教知識”習慣的影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他們不習慣也不會主動思考,遇到問題,往往不知從何想起,更不知從何說起,難于用語言表達。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耐心扶助,注意解題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導,與學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創設便于學生思考的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說,具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獨創的精神”等基本素質。如教師安排“課前三分鐘發言”活動,進行講故事、即興演講、詩歌朗誦等,每次確定一個內容,讓小組成員在組員個人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這種形勢下,學生必定要獨立進行思考,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 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
語言表達是與他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合作學習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必須學會表達。表達自己的見解,就是“說”,就是將自己的觀點通過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讓別人理解。這種“說”的能力包括: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組織能力等,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甚至生活中不斷地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如進行“課前三分鐘”說話活動,每個人都要敢說、想說、善說,通過語言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學習伙伴,雙方才能互相了解合作。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用語言、文字和圖來描述事物的形態特征、觀點、結論。特別要調動發言機會少的學生的參與欲望,培養他們敢說的勇氣,使他們也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三 要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小組學習的意義在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然而,有些學生不會傾聽,各行其是,或任意插嘴。這種現象,說明學生還沒有理解“傾聽”是向別人學習的重要一環,需要養成傾聽別人發言的美德和習慣。
每個學生要學會傾聽、學會有禮貌。合作小組成員傾聽時要專心,不能走神,必須聽清老師的提問,聽懂小組分工的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言。一個成員發言時,其他成員要注意傾聽,他人講話時不要隨意打斷,也就是說要有耐心,聽完別人的話再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思時,要虛心接受。要用心,聽取別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的接受。小組合作時不僅要讓學生肯聽,更要讓學生學會聽,要細心才能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問題,才能重視并采納他人的意見,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傾聽,也是一種學習,學會傾聽能使我們博采眾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萌發靈感,觸類旁通,還能使我們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
四 培養辨別、評價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上課時,有的學生發言是“我贊同某某同學的觀點”、“我認為某某同學的說法不對,應該是……”、“我幫某某同學糾正一點”,而有的同學一頭霧水,這說明學生辨別、評價的能力有差距。同一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何擇其善者而從之,即養成對別人的發言進行辨別、評價的能力,是人的一項基本素質。提高學習成績和課堂表現力的訣竅是提高歸納總結能力,這項能力弱或課堂離開這一環,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也不會出現互動交流、思維碰撞的精彩。學會了“歸納總結”,也就學會了“高效學習”的方法,高度重視這項能力的養成,是同學們通往勝利彼岸的捷徑。對辨別、評價、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每節課要留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我學到了什體會?這節課我采取什么方法解決問題?這些方法對我將來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學生對于這些問題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自我教育習慣的培養,使學生印象深、記憶牢固,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他們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辨別、評價、歸納總結能力。
總之,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已經成為當今教育實踐的目標之一。精心營造的合作性學習能讓學生在認知上、生理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且這也是改變許多課堂中的被動學習現狀的重要步驟。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熏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易亮、曲敏、黃越.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的行為訓練法[J].價值工程,2012(13)
[2]朱正平.基于團隊合作的教師專業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09(7)
〔責任編輯:范可〕
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