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懲戒是教師實施教育活動中的一項重要權利和手段,教育活動中恰當地使用懲戒,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關鍵詞】懲戒 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76-01
懲戒教育區別于體罰,它與賞識教育同等重要,賞識教育是順應學生內心的渴求,關注學生優點和長處,給予學生自信心。懲戒教育是對學生錯誤的糾正,能讓學生明確是非。許多教育專家認為,教育懲戒是教育活動客觀規律的要求,無懲戒的教育是偽教育,是不負責任的、缺失的教育。懲戒教育是一線教師無法繞開、必須面對的問題。
一 用教育法規來規范教師的教育行為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就有這方面的詳細立法,如美國:在美國一些地方,如果學生不努力讀書,要判刑入獄;學生如果將學校認為不宜的東西帶進學校內,學校將一律沒收,并且不再還給學生。美國教師的懲戒權還包括:言語責備、剝奪某種特權、留校、懲戒性轉學、短期停學、開除等。
韓國:前幾年,韓國通過了《教育處罰法》,準許使用長度不超過100厘米、厚度不超過1厘米的戒尺,如對女生打小腿5下,對男生打小腿10下等,規定十分詳細而明確。
澳大利亞:有一些公立學校設立了警戒室,學生違反校規校紀,會被叫到警戒室,由專門的教師依照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懲戒,或被送到農場從事體力勞動,最嚴重是開除,如果再不起作用,就被送到特殊學校。
我國的教育法中也有賦予教師批評教育權的規定,可是內容過粗,在實際教學中,學校、教師采取的批評教育類的做法學生或家長不認可,認定為教育失當,教師個人或學校受到一定的批評或處分。制定一個細化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教師懲戒法”,可以規范學生和教師雙方的活動底線,減少教育中的尷尬和矛盾。在法治社會的今天,用法律制度來約束,才是師生權益的最可靠保障。
二 實施懲戒教育要注意一定的策略
懲戒是把雙刃劍,是一種有難度、有危險的教育技巧,要掌握一定的實施策略。(1)要可行。在懲戒學生前,教師一定要讓“肇事者”明白他為什么受到懲罰,避免學生稀里糊涂地就接受了懲罰,讓學生在懲戒中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2)要適度。注意懲戒的可接受性,要對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做深入的了解,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恰到好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懲戒的效果。(3)要到位。懲戒的力度應與違規行為的破壞性程度具有一致性,對同樣的違規行為的前后懲戒要具有一貫性。(4)懲戒后的再教育。在對“肇事者”進行必要的懲戒后,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學生促膝談心,交流思想,讓學生明確懲戒是針對不正確的行為,并非針對學生本人,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 實施懲戒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懲戒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門教育藝術。高明的懲戒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道德是非觀念。
中國青少年發展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總結了懲戒教育的10個原則:懲罰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犯錯后立即懲罰;平日要把要求講清楚;懲罰之前可以先對孩子進行警告;要向孩子說明懲罰的原因;懲罰前后要一致,要說到做到;懲罰不要“翻箱倒柜”,在懲罰時,舊事重提會讓學生不明白自己為何受罰;懲罰要適度,要因人因事而定,對性格內向的孩子,瞪一眼或冷落他一會兒就夠了;懲罰要對事不對人;打孩子是愚蠢的做法。
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懲戒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靈活多變,教師需要擁有靈動的懲戒教育智慧。可選智力方面,諾貝爾獎獲得者麥克勞得就曾因偷殺校長愛犬被罰繪制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圖;可用勞動教育方面,曾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小時候因踢碎鄰居家玻璃而被父親罰做臨時工;可借自然的懲罰,孫云曉懲罰自己愛睡懶覺的小女兒,早上故意不叫她起床,讓她品嘗不按時起床造成的后果。
四 提高教師實施懲戒教育的能力
教育實踐中,很多新教師沒有進行培訓就匆忙走上班主任崗位,很多學校的班主任隊伍建設仍以“師帶徒”這種手工作坊式的培訓模式進行,優秀班主任更多的是在自我學習、自我摸索中成長起來。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獨具個性,而在他們獨特風格尚未形成之前,是否需要一些“范例”去模仿?
我們需要加大班主任隊伍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力度;可以編寫“教育案例”文集,搜集、容納各種成功的教育案例,包括失敗的教育案例,提供給一線教師,方便他們學習、借鑒,減少年輕教師的探索實踐,充實教師的教育方法儲備,對提高教師教育能力應會有很大的幫助。
懲戒教育是教師實施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權利和手段,懲戒教育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往往是懲戒使用不當,而不是懲戒本身的問題。教育是培養人,“人”字,一撇一捺,如果說撇代表著“賞識”,那么捺就代表著“懲戒”,教育活動中只有兩者恰當使用,才能保證把學生培養成人、成才。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