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過度”行為進行分析,提出了把握好“三個度”,打造英語高效課堂的論點,論述了把握好“度”的做法,和各位同仁交流。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三個度”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4-0097-01
俗話說“萬事皆有度,適度最好”。而在實際教學中,在情境導入部分、設計提問及學生的參與活動、訓練等環節存在一些“過度”行為,而超過了“度”也就失去了真意。因此,在這些環節中,教師應把握好“度”,創英語高效課堂。
本文提出把握好“三個度”,打造高效課堂的論點,論述把握好“度”的具體做法,以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一 適度導入,避免喧賓奪主
眾所周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許多英語教師關注課堂的導入,獨特的導入能先聲奪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激發興趣,課堂中頻繁使用故事、游戲等創設情境,而忽視了導入部分。情境中應包含問題,不能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熱鬧,應通過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或分析問題而進入探究過程。否則,忽視了情境中的知識成分,激發了興趣卻忽略了知識的構建,無異于“丟了西瓜揀芝麻”。
一位英語教師教授8A Unit3 A day out,Reading一課,開始,向學生展示了中國的長城、天安門廣場、頤和園、故宮等,美國的白宮、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埃及的金字塔等旅游景點,提出了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學生們被這些美麗的經典的自然風光所深深吸引,看美麗的風景、聆聽幻燈片的切換聲音,陶醉在國內外的山水中。然而15分鐘過去了,教師還沒有入正題,對reading仍然只字未提。如果教師巧妙借助這些圖片,一言以蔽之: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f we have a day out,and want to see all the places of interest. Do you know where we should go? 這樣的導入,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把學生引入到學習中來,避免了情境中無知識、學生玩得高興、看得開心可學無所獲的狀況。
二 提高參與度,力避課堂是優生的舞臺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雖然很多,但學生的參與度是關鍵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1.尊重學生,分層教學是關鍵
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大膽交流。實際教學中,往往課堂提問、活動的參與都集中于優生,課堂成了優生的展示舞臺,學困生默默坐在教室里一言不發。而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如何做到這一點,分層教學是關鍵,要提出有層次的問題、設計有層次的任務和練習。如應用問題教學法,給學困生以Yes/No問題;給中等偏上的同學“5W1H”問題,即特殊疑問句問題;給優生推斷、提煉中心或段落大意的問題等,讓每一位學生上課都有事做,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
2.設計任務驅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
任務型教學是目前備受青睞的形式之一。但在任務教學中,往往任務多樣化、活動形式化。即盲目追趕活動的潮流,情境引入法、游戲法、表演法等充斥了整個課堂,學生動起來了、課堂也動起來了,而學生學到的知識微乎其微。正如一位專家評教所言:一節課,學生說說笑笑、蹦蹦跳跳、熱熱鬧鬧,可什么都沒學到。
三 設計多維度訓練,避免練習方式單一
學以致用是英語教學的真正歸宿。學以致用首先應明確一點:應用不純粹是知識的應用,是從知識向技能的轉變。因此,教師要擺脫“題海戰術”,從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操練。
如學習了The story of Xiwang后,以復述的形式敘述“希望”的成長歷程;以編故事的形式,介紹“希望”面臨的危險:獵人們捕殺、“好心人”把“希望”帶回家“精心”喂養、農民們砍伐樹木和森林,毀壞“希望”的家園等。學習A day out一文前,借助圖片,讓學生照圖說話:根據世界公園里100多種對自世界各地的名勝逼真的模型、談論這些旅游景點,了解這些景觀;學習9A Unit6 Welcome to the unit時,一邊讓學生讀出對四位嫌疑人的外貌、性格等的描述,一邊讓學生畫出四位嫌疑人的頭像,再探討哪一個是殺人兇手的可能性最大;或畫好后,再根據所畫,進一步描述嫌疑人的相關信息,這樣達到學以致用;再如學習Survive the earthquake一文中時,根據Reading C的六幅圖片而復述課文,以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復述訓練就是不錯的方法。
英語教學中,把握好教學“三個度”:適度情境導入、提高學生參與度、多角度設計訓練等,力避教學中的“過度”行為和浪費現象,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打造精彩課堂,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紅.英語閱讀教學應把握好幾個“度”[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
[2]呂淑霞.如何把握英語課堂教學藝術[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2)
〔責任編輯:李爽〕